• 大学生诚信教育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11-10-14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三、课堂点击 

    四、互动教学 

    五、名人名言 

    六、问题探索 

    二、教学内容 

    七、教学小结 

     、目的要求 

    目录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 如何对待传统道德中的“道”

    2.案例 战士的诚实 小孩的守信

    3. 诚信之道    

    名人名言 

    问题探索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难点:

      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2.道德的本质和特征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特征:首先,道德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其次,道德是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再次,道德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第四,道德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第五,道德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

       即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2.调节功能  即指道德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此外,道德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

          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

          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

           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究嵌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

           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用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一)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待外国的一切文化道德遗产,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努力借鉴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道德成果。 

      

        

      (二)道德建设中错误思潮评析

      1.几种错误思潮

      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如何认识这些错误思想

           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其次,要充分认清这些错误思想的本质。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一些道德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首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传统道德。

      其次,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坚决坚决反对全面继承(复古主义)和全盘否定(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倾向。

      此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道德进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要求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相应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原则。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信用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正面效应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

                      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

                      要求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包括:(1) 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社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2)集体利高于个人利益。 (3)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1.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

           共产主义道德既不是产生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形成,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从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

              2.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特征和作用

            共产主义道德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征:(1)它是从无产阶级的完整利益中引申出来的。(2)它是同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3)共产主义道德是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

           在现代化建设中,共产主义道德的作用:第一,共产主义道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共产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本原则.因而它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第四,共产主义道德,是反对和抵制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有力的思想武器。第五,共产主义道德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有着重要的责任,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

            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以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客观要求

       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方向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

         面旗帜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能够增强个人作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使个人自觉进行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辱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对于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应当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对于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中国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应当自觉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1.提出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2.意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提倡诚实守信的美德。(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2)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建设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四)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诚实守信的人

    首先,对大学生要进行“诚信”的纵向历史教育

    其次,对大学生要进行横向的现代人类社会

           的“诚信”教育

    第三,对大学生要进行当今中国特定环境的

          “诚信”教育

    第四,对大学生要进行未来职业方面的“诚

           信”教育

    第五,对大学生要进行自身人格上的“诚信”

           教育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在善恶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自己既做“原告”又做“被告”,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大学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其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最后,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自知之明,自我扬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

    方法:第一,学思并重的方法。

                 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

                 第三,慎独自律的方法。

                 第四,积善成德的方法。

                 第五,知行统一的方法。    

        

        全体成员分成6——8人一组,每组在指导者给定的时间内就某个题目发表意见。题目如下:怎样减轻生活学习的压力怎样过好大学生活,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生活中自信有哪些表现,紧张焦虑的消除方法。指导者宣布开始,每个小组派一人记录,其他人出主意,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列举出各种可能的办法,当领导者说停,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意见贴在墙上,选一位代表解释这些方法。全体成员一起评论,看哪个小组办法,最多通过评比,帮助成员选择在生活中最适合运用的方法,依靠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互动教学

        

    教学小结:

      本章共讲了五个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材料:

           信用,一个古老的名词,意即言必行,行必果,遵守诺言。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还考验着人们以经济需要为目的的诚实、守约的能力。

          个人信用制度在2000年前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2000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城市。悄然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观念上,从“无债一身轻”变成“借钱也光荣”,因为只有信用良好的人才能借到钱。 

    问题探索

        

           信用还可以促进人们知法、守法,因为守法、守信比任何一次可以获得暴利的机会都重要。并且,个人信用制度还是一种资源,一旦你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别说向银行借钱,可能连房子都租不上;反之,你就能以自身的良好信用来抵押获取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为公民指明了经济活动中的社会道德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影响力比"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更强、更实用。 

    问题探索

        

    讨论分析:

     (1)“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儒家要求修身的内容,今天在信息社会里,需要有经济利益来保证,你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2)比较一下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西方人的信用观念的异同?

     (3)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的约束,你认为仅靠人们的自觉,能做到诚实、守信吗? 

    问题探索

        

      第一则:在战场上,某战士为部队开拓前进道路,不惜以自己身体引爆敌人埋下的地雷阵,以至身负重伤,危在旦夕。报纸上连续不断报道他的事迹,称他为黄继光式的英雄。当部队老将军得知这位战士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去医院探望,并给他颁发军功章。将军问战士还有什么话要说,战士说:“有句话,指导员不让我说。”将军问:“为什么?”战士说:“指导员说已经报道了,全国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说了影响不好。”将军追问:“怎么回事,你说!”战士说:“我不是用身体引爆的地雷阵,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我不是英雄。”将军极大地振动,沉思良久,最后说:“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用身体引爆地雷阵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你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军功章你当之无愧!”

        

      第二则:说的是一天晚上,一个中尉军官看到一个小孩在路口哭,于是问他是不是迷路了,小孩说不。又问为什么不回家。原来这个小孩是在参加一群孩子玩的军事游戏,小孩负责站岗。游戏结束,其他孩子都已回家,却把他忘了。此时尽管天黑无人,他仍坚守岗位。中尉对小孩说:“游戏结束了,你回去吧。”小孩说:“不,我没有接到命令。”中尉对小孩说:“我是真正的军官,现在我命令你,回家!”小孩做了一个立正的姿势,说了声:“是!”回家了。

      战士的诚实,小孩的守信,令我们感动,使我们难忘。

        

     

       案例:一位中国学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他毕业时成绩优秀,当他在德国四处求职时,却被多家大公司拒绝。于是他决定选择一家公司求职,没想到,仍然被拒绝。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带着困惑,小心翼翼地询问原因,没想到德国人给这位中国留学生看了一份记录,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三次逃票被抓住。中国学者还说:“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几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才生居然被抓住三次逃票,在严肃的德国人看来,大概是永远不可饶恕的。”以上事例说明明礼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诚实守信的人。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大学生诚信教育演讲  大学生诚信教育ppt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价值  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卷  谈谈大学生与诚信  大学生诚信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