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发展的几个阶段(四)
- 深化期:现实主义“七月诗派”和现代主义“九叶诗派”
- 1937年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创刊,诗人有艾青、田间等
- 1938年几乎所有的诗歌都与抗战有关。街头诗运动。重要作品有田间的《给战斗者》,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我爱这土地》;郭沫若的《战声集》
- 1939年,重要作品主要有艾青最有代表性的诗集《北方》;1940年,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和艾青的《旷野》
- 1945年,穆旦出版《探险队》,何其芳出版了代表着他不同风格的两部诗集《预言》和《夜歌》
- 1946年,解放区民歌运动的代表作、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国统区讽刺诗的代表作、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
- 1948年“九叶派”正式亮相,辛笛《手掌集》、穆旦《旗》、陈敬容《盈盈集》、唐祈《诗第一册》
- 1949年,杭约赫《复活的土地》和郑敏《诗集(1942-1947)》;解放区民歌运动的另一部代表作、阮章竞的叙事长诗《漳河水》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趋向
-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了“历史意识的浮现”、“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倾向
-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历史意识的浮现”的创作倾向,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937年7月爆发的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之后的所有文学创作都打上了战时的烙印
- “诗歌散文美的追求”正是“历史意识的浮现”在诗歌形式上的一种直接反映,现代派的徐迟提出了“抒情的放逐”的口号,曾将新诗的格律化作为自己艺术理想的闻一多提出要把诗写得不像诗,而像小说和戏剧。九叶派诗人提出“新诗戏剧化”的诗学主张
- “新诗现代性的拓展”是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最突出的贡献:即运用“现代手法”表现“现代经验”的,进一步说,就是九叶诗派所表现出来的“感性与知性融合”和“新诗戏剧化”等诗学
九叶诗派“感性与知性融合”和“新诗戏剧化”的诗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