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处于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城镇就业形势由过去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变得相对宽松,出现了“民工荒”等普通劳动者短缺的现象。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从“民工荒”到“就业难”,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1、一是概括地看,先看总量,2009年,我国将陆续出现庞大的失业人群,失业率上升。
我国三大重点就业人群的就业和失业情况是这样的:
一是大学生就业情况。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加上去年尚未落实就业的15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的规模达到约760万。
二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830万人,两项加起来,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需要解决就业岗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三是农民工就业情况。据农业部不久前的一次抽样调查统计,在目前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即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比之前估计的1000万整整多出1.5倍。
2、二看就业需求结构,我国存在就业结构失衡的隐患。
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总量上已经供远远大于求,不说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即使是中西部地区,非技术或低技术岗位的就业竞争也已经非常激烈,但高技能人才仍然很抢手,供不应求,大量高技能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3、三看特征,当前我国就业的困难形势呈现以下特征:
(1)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就业遭受的冲击程度最大。
200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项统计,全国10大劳务输出省份返乡农民工数量约485万,占这些省份外出务工人员的5.4%。
农业部对11个省份120个村庄进行统计,显示到2008年10月底,外出农民工的6.5%返乡。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份,提前返乡农民工数量超过外出农民工数量的10%,即有1000多万农民工返乡。
农业部最近组织调查的统计显示,农民工提前返乡数量比人们预想的数量要大。来自15个省的150个村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是,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比例为38.5%,这其中有39.6%属于失去工作或者未找到工作的返乡劳动力。也就是说,相当于外出总量15.3%,约2000多万农民工,因经济危机冲击或因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岗位。
(2)用工减少,沿海比内地程度更为严重,但沿海地区内部的差别也很大。
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劳动力就业受到的冲击有所差别,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长三角其次,东北沿海地区受冲击程度相对较轻。
(3)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劳动力就业受冲击程度最大。
(4)就业岗位不足对城镇就业产生挤压效应。
出口较大幅度下降和FDI流入减少,意味着对制造业的投资减少,这不仅带来制造业的就业需求减少,同时对服务业的就业需求产生影响,结果对新增就业人口,如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挤压。
(二)就业形势困难的原因
1、金融危机的影响。
(1)收入效应
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经济增长衰退,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等现象,伴随着失业增多和收入下降,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现了自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7.9%,到12月份,进出口增长进一步下滑,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8%,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1.3%。由于进口中有较大比例用于来料加工,进出口下降自然带来了企业开工不足、减产或停产,形成了有别于往年的反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