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五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理解:词义、句义
鉴赏:
古诗鉴赏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方法指导(Ⅰ)
鉴赏方法指导(Ⅱ)
1、整体感知主旨
2、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3、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4、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5、多角度领会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析: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眼,以免扰乱全局理解,以为是概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一)整体感知主旨
(二)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1、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形容词、虚词等)
例:明月别枝惊鹊 惊:使……鹊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