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遇阿忠
杨松华
1995年,我从我的江西九江老家来到余姚打工。我在城北塑料城附近的一家电器厂找到了一个仓库保管员的工作,因为我平时爱好看书,白天要干活,只想晚上一个人图个清静,于是我便在离闹市很远的冶山村阿忠家里租住下来,这样,便有了我和阿忠的第一次相遇。
那时的阿忠家里还不富裕,一家大小还挤在一间老平房里。我租住的小屋与老平房共用一堵墙,原本是阿忠家里堆放杂物的地方,许是为了收些房租添补家里的亏空,阿忠便把小屋里的柴禾坛罐、土箕钉耙都一古脑地塞进他们住的小屋里,原本逼仄的小屋越发显得狭小了。我真没有想到,在我住进他家的第一个晚上,房东夫妻俩就送来一袋腌菜和两棵冬笋给我。也就是在那天晚上,我听阿忠跟我讲起了他年轻时有过出远门在外打工的经历。原来,房东阿忠年轻时家里很穷,曾经有一段时间离开余姚的家,在赣、皖、鄂三省交界的汇口码头做搬运工。阿忠说:“在外头打工苦哉!舍不得吃好的,还处处受别人的气。”他的话说到我的心窝里去了,我暗暗庆幸自己遇见了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好房东。
房东阿忠中等个儿,身材偏胖,总是一副见人就喜笑颜开的样子。他那时在塑料城附近的一家冲件厂里做搬运工,而他老婆是那家冲件厂里的冲床工。夫妻俩每天起早摸黑地干着,人是辛苦些,毕竟每个月下来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足有两千多块。有一次到月底了,夫妻俩从厂里领回工资,阿忠压抑不住喜悦,自豪地对我说:“现在好啦,余姚搞改革开放,阿拉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挣钱啦!”
第二年,我因为工作的变动又来到了梁辉镇。苦于上下班的路太远,我只好又在工厂附近租来了一间房子。搬家的时候,还多亏房东阿忠用他家的三轮车把我在外的全部家当送过来了。我人虽然已经不在阿忠家里住了,可我还时常回想起在他家租房的好处来。在房东阿忠家租房的那一年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因为我房租的迟交,他们就向我催讨的事。倒是我,三天两头在晚上看书看到很深,多耗去了他们家的电;既便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见阿忠一家人对我有丝毫的怨言。房东阿忠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人长很虎头虎脑的,很像他爸阿忠,一见我的面就亲热地称呼我阿哥。。。。。。
转眼,已是1999年了。那年秋季迎来了余姚历史上的第一届塑料博览会。我没有想到,在那次去塑料城参观,我居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见了我们已经四年没有见过面的房东阿忠。阿忠一见是我,亲热的不得了,拉住我的手就说:“走!上我家去,我家盖新房子啦!”
在去阿忠家的路上,经阿忠用手指点,我才发现五年前我记忆中阿忠家灰黑的老平房已经不见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栋外墙贴着崭新瓷砖的两层楼房。我问:“啥时候盖的?”阿忠告诉我:“今年上半年刚盖起来。只是,光靠阿拉夫妻俩在工厂里做工,也没多大的收入,屋内装修还没有搞。不过,比起前几年我们全家人挤在一间老平房里住着舒坦多啦!”
到了阿忠家,我才发现,我原来租住的小屋也拆了,在新楼房前面我又看见了一排小屋,阿忠说:“我建这几间小屋是专门租给像你一样来我们余姚打工的外地人住的,你看,我这几间小屋都租出去了,算算,一年下来竟有五千多元的房租收入。这还得感谢我们余姚对外开放,给我们农民带来一项新的收入哉!”
赶上吃中午饭的时间,阿忠夫妻俩执意把我留在他们家吃饭。在饭桌上,阿忠向我透出一个秘密,他嫌自己在厂里做搬运工挣的工资少,他想跟厂里的师傅学塑料机器维修和制模。阿忠说:“你看,现在中国塑料博览会已经开到我们家门口来了,今后从事塑料这一行技术活肯定吃香,可我又怕自己年纪大了学不会。”我当下鼓励他:“你思想转变真快啊,大胆地去跟别人学,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再一次遇见阿林,已是7年后2006年春末的一个早晨,我在梁辉开发区鸿运路口的加油站等公交车,突然,一辆小轿车从大路上驶进加油站,我一看那走下车来加油的司机很面熟,像是我记忆中的一个人。我再看仔细,忍不住惊喜地叫道:“阿忠!”果然是我1995年的房东阿忠!他听到我的叫声就回过头来认真地打量我,许久才叫出我的名字:“阿华!怎么,是你在这儿?”故人重逢,我和他同时朝对方奔过来,两双手便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我指了指一旁的小轿车问:“怎么,你也买小轿车啦?”
阿忠嘿嘿一笑:“去年买的,我上班路远,买辆小车上下班方便。我现在是这开发区里一家塑料厂注塑车间的带班师傅啦!”
我这才想起来,那次在阿忠家吃饭时,他曾向我透出他的想法,他要跟厂里的师傅学塑料机器维修和制模,不成想,几年不见,他已经学技有成,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注塑车间带班师傅了。我问他:“你的收入一定不错,要不,哪来这么多钱买小轿车坐。我记得以前在你家租房子时,你是踩着一辆破脚踏车上下班的。”阿忠又是嘿嘿一笑,说:“老板给我的年薪是15万元,这还不包括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