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常见的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人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缺乏意识的状态。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周边环境影响及自身认知使其价值取向存在多元性,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高职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高职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导致不能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甚至把自身的长处变成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二是盲目草率的心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盲目的心理比较普遍,毕业生择业时没有很好地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析,不顾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工作岗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盲目草率,随便找一个单位,也随便毁约,使得就业的压力变为从业的压力。
三是过分依赖心理:一方面,很多高职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自己不是主动寻找就业的信息和机会,而是过分地依赖学校,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毕业生能力的缺失。
另一方面,有不少高职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还缺乏一个高职学生应有的分析和决策问题的能力。表现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就是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自己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来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当然,对就业择业这样的大事,适当的征询多方的意见,是无可厚非的。但对有依赖心理的高职毕业生,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___ 四是攀比和不平衡心理: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的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就彷徨放弃。事后又可能后悔不已。高职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发展情况,而是盲目与身边同学攀比,这是严重的心理误区。还有一些高职毕业生因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或因其它原因,导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这些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毕业生价值取向和人格出问题,应注意加强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五是一职终身的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高职毕业生较多,这是一次就业定终身思想的影响,认为毕业就业是人生中的关键,只要能找个稳定的职业,就能安安心心过一生。其实,从主观而言,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客观而言,我国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所谓稳定的职业实际上也是不稳定的,企盼一份又轻松又挣钱又稳定的职业过一辈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脱离实际的。
六是少数同学的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少部分毕业生却因所学专业紧俏,就读的学校名牌,无论专业成绩还是综合素质都十分优秀,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就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在就业的过程中挑挑拣拣,既希望单位地理位置优越,工资待遇丰厚,又要专业对口,单位和个人都有发展前途。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同学失去了不少良好的就业机会。
四、提高认识,讲求方法,积极引导高职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
高职院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应提高思想认识,特别是院系两级领导班子要对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高度重视,工作中要讲求方法,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把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阶段,做好积极主动的心事辅导工作。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增进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患。具体做法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
毕业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应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建设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二是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三是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四是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五是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高职学生毕业求职期是心理问题产生“多发期”和“危险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格外重要。要让毕业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过低会自卑,评价过高、太自信,往往经不起挫折。只有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