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子选大王整体框架 > 德育课程标准
  • 德育课程标准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1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德育课程标准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此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 第一部分 前言德育是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帮助人们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认识和对待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德育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德育不断的指导人们的大脑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因此德育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而言,德育课自然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 德育课程又是一门综合学科,德育为专业服务,德育为生活服务,德育为工作服务,德育为构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务.德育能使人理性的对待社会问题.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让人克制私欲,在不良风气面前德育能让人变得果敢、刚毅,德育能让人识别社会的发展方向,成功的德育教育能产生大量的英雄儿女,能让一个民族振兴.基于此德育是我们应长期研究,并将它不断渗透到行为中的学科. 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 一、课程理念 1、德育为现阶段中职生涯服务. 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政策、家长观念、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就业市场、生源数量下降等)、内部环境(生源素质、学生稳定性、专业特色、教师队伍稳定性等)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处在尴尬地位.由此引发中等职业学生兹生的不良现象有:乱花钱、组织观念性不强、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早恋、厌学弃学、自杀等.德育应为学生中职生涯保驾护航,因此德育教学也承担了更繁重的任务. 2、德育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 德育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会让德育教学陷入呆板教学的境地,教师应针对性的偏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展开教学. 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职业生涯的动力源泉,法律知识是职业生涯的保障,正确的就业观是职业生涯的核心.基于此,德育应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 二、设计思路 1、德育知识的渐进过程为思想——行为 A、思想:了解——理解——深刻理解——信念 B、行为:偶尔——经常——慎独 2、本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作出不同的教学设计. 如商务专业:职业道德,偏重诚实守信 法律知识,偏重经济法 经常常识,偏重商品 3、教学内容上德育课程要与各专业教学相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可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经济与政治基础,法律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或打破系统性选修若干知识点. 4、德育知识递增过程为: 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经济与政治常识——就业指导 5、课时内容标准 知识 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内容 周课时 内容 周课时 内容 周课时 内容 周课时 课程 职业 道德 2 法律基础知识 2 经济与政治常识 2 就业指导 2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2、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认识德育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让学生懂得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为他们的后继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敢于同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习惯,养成勤于分析社会现象的习惯,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5、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第四部分 内容标准 一、职业及职业素质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素质; ②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来的关系,理解"行行出状元"、"要有好职业,先学好专业"的道理,热爱所学专业; ③识记职业素质的内容及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努力提高自己职业素质.运用:举例说明学生现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和职业素质要求、现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及其意义,懂得"既要有文凭,又要有水平"的道理. 二、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道德的含义、特点; 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基本原则和共有规范. 运用: ①走访劳模,对职业行为举例并进行道德评价; ②搜集、整理现学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进行体验; ③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高尚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 ①举例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坚持体验、训练职业道德行为,抵制不正之风. 四、职业个性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涵义; ②所学专业对从业者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③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运用: ①课堂讨论:说说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 ②分析自身职业能力状况,初步确定提高自己职业能力的方法. 五、职业选择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 ②认识市场就业、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的重要性. 运用: ①就近观摩人才招聘会,体验双向选择、竞争就业; ②树立市场就业、依法就业和竞争就业三意识. 六、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初步学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基. 认知: ①了解职业理想的涵义及作用; ②职业生涯设计的准备. 运用: ①初步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②对自己在校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设计. 附:案例 民事法律行为 教学内容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及其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特征及其实质要件,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演讲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将身边发生的事,与所学法律知识联系起来,从而知道哪些行为可做或不可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教学难点: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案例结合,师生互动.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略 学生演讲 略 复习旧课 什么是合同? 讲授新课 1、自学教材P99-100 2、什么叫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媒介,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行为.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4、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4.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4.1.1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有意思表示: 案例1、打喷嚏 案例2、太阳升起来了 案例3、甲梦游到乙家中,看到乙家的菜园干涸了,便用自己的扁担给乙浇了一晚水,第二天,丙告诉甲梦游浇水一事,甲便找到乙,要求乙根据"无因管理之债"支付报酬. 4.1.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4.1.1.1归还借的财物: 案例:三年级同学甲借一年级同学乙的热水瓶,没有归还,乙要求甲归还热水瓶,甲回答说:"我已将热水瓶归还给了三年级同学丙,你去问丙要." 4.1.3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放弃所有权) 辨析案例:悬赏广告:某县公安局悬赏1000元捉拿某歹徒,甲把歹徒擒获后到公安局领赏,公安局认为该悬赏广告没有对特定的甲产生意思表示,所以该悬赏广告不是民事法律行为,从而拒绝支付奖金. 4.2民事法律行为是能够产生行为人所预期法律后果而实施的行为. 4.2.1自言自语.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4.2.2切菜. 4.2.3甲与乙打招呼"早上好." 4.3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 案例1、甲与乙赌博,乙输给甲100元的民事行为; 案例2、甲与乙贩卖毒品的民事行为. 5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 5.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5.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案例:三年级同学找一年级同学乙借钱,乙不太愿意,甲以武力威胁,乙只好借给他.事后老师追究此事,甲认为借钱行为非偷非抢,是正当的. 5.3 行为不得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案例:春节期间,公共汽车司机甲与乘客乙私下约定,为乘客乙运输鞭炮和酒精的民事行为. 6 表现形式. 6.1 书面形式: 6.1.1 一般书面形式(合同书、协议书、信件、电报、证明) 6.1.2 特殊形式(公证、鉴证、公告、登记). 6.2 口头形式. 6.3 推定形式. 小结本课课堂练习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1、玫瑰花开了.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或他人利益的行为. 4、电器商场明知某电器有质量问题,隐藏该问题而将其卖给顾客的行为. 5、甲把乙的牛当成丙的牛而购买. 6、甲同学在食堂买早餐的行为.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标准 (讨论稿) 第一部分 前言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依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职业教育法》和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制订本课程标准,适应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各种专业. 第二部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认知: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2.运用: ①初步养成职业习惯,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 ②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立业创业. 二、具体目标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职业及职业素质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素质; ②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与末来职业的关系,理解"行行出状元"、"要有好职业,先学好专业"的道理,热爱所学专业; ③识记职业素质的内容及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努力提高自己职业素质. 运用:举例说明学生现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和职业素质要求、现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及其意义,懂得"既要有文凭,又要有水平"的道理. (二)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道德的含义、特点; 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基本原则和共有规范. 运用: ①走访劳模,对职业行为举例并进行道德评价; ②搜集、整理现学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进行体验; ③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高尚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 ①举例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坚持体验、训练职业道德行为,抵制不正之风. (四)职业个性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涵义; ②所学专业对从业者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③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运用: ①课堂讨论:说说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 ②分析自身职业能力状况,初步确定提高自己职业能力的方法. (五)职业选择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 ②认识市场就业、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的重要性. 运用: ①就近观摩人才招聘会,体验双向选择、竞争就业; ②树立市场就业、依法就业和竞争就业三意识. (六)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初步学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奋发向上,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基. 认知: ①了解职业理想的涵义及作用; ②职业生涯设计的准备. 运用: ①初步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②对自己在校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设计.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 1 职业与职业演变 6 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 6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4 职业个性 4 职业选择 4 职业理想 6 机动(含复习、考试) 5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2节,学期总课时36节.新授32节,复习、考试、机动共4节. 第四部分 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讲述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重在联系实际,要贴近社会、贴近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贴近中等职校学生,加强典型案例教学. (2)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认识并激发职业情感的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的职业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3)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要在熟悉中等职校学生普遍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个别学生的指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4)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 德育课要与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工学结合和实习、党团组织、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等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2.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基础、专业选择、就业率和就业前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道德楷模、用人单位人事主管和校友报告、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启发、直观式的教学方法,并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决"为什么要学,学到了什么,学了有什么用"三个问题. 3.教学资料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行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活动,也可结合本地、本校、本专业就业的情况,编写一些参考资料.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讨论稿) 第一部分 前言就业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人民群体的切身利益,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就业率是判断中等职校办学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家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制定本课程标准,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各种专业. 第二部分 课程性质 《就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法律政策指导、信息资料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旨在指导和加强学生正确择业、就业、创业.其任务是通过与德育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就业观、就业、创业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2.运用: ①养成职业规划的习惯,提高职业规划的能力; 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就业,激发学生自主创业. 二、具体目标 (一)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 ②职业选择标准及原则 ③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运用: 提高职业规划、定位的技巧和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就业、就业观 ②就业是谋生的手段、乐生的方式,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开始 运用: 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就业准备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①求职信、个人简历、学校推荐表 ②就业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运用: ①会写求职信、个人简历、学校推荐表 ②能正确评估自己 ③完美自我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四)就业法律政策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劳动合同、双向选择 竞争就业 运用: ①会编写劳动合同 ②依法就业、依法维权 (五)就业程序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程序 运用: 防范择业"陷阱",提高防范能力 (六)自主创业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知: 创业、创业意识、创业条件 运用: 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时计划(二年二期用,共计36课时,考试、机动共计6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计划 职业生涯规范 6 职业定位 职业选择标准及原则 职业生涯设计技巧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传统的就业观念 更新就业观念 正确理解"就业难" 就业准备 6 就业的思想准备 就业的知识、技能准备 就业的心理素质准备 就业的自我形象设计 就业的信息、资料和证件准备 就业单位、地域选择 就业法律政策 4 劳动合同制度 双向选择 竞争就业 主要的就业渠道 就业服务机构 就业程序 6 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程序 面试和笔试 网上招聘与求职 签约入职与报到上岗 择业"陷阱"与防范 自主创业 4 自觉培养创业意识 自主创业实践 自主创业务实 第四部分 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①、思想教育性原则 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和社会实践,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更新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牢固树立"学好本领,更好地建设祖国"观念. 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讲述本课程,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要把单一的封闭式书本理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典型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 可以请优秀毕业生、专家、用人单位、劳模等来校报告,与学生座谈讨论,也可以结合学生实习、工学结合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解就业. ③、实效实用原则 任课教师应该专业,熟悉职业道德知识、就业政策和就业实际流程,关注本专业的就业率、就业前景和社会的新职业.就业指导要重在指导、突出实效实用,注意三个一致:指导目标与中等职校培养目标一致,与市场实际需求一致,与学生基本素质和身心发展一致. ③、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人格,根据学生要求和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往届学生的指导,是就业跟踪服务的重要内容,应该注意对往届学生的继续就业指导. 2.教学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广泛使道德楷模、校友报告、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努力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就业". 对于往届学生,可采用网络手段给予在线指导和现场当面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 (试用稿) 第一部分 前言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一.基本理念 1.开发语言潜能,关注内心需求 语文课程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切实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所存在的差异;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探索适合不同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能学、想学、会学、乐学并学有所得. 2.注重语言积累,打好语文基础 语文课程要全面顾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语文基础. 3.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要通过中外优秀作品的阅读与教学,体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高尚的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之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劳动者. 4.拓宽学习渠道,强化语文实践 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要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利用当代社会所提供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学语用文的快乐,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二.设计思路 1.本课程标准的制定立足与当前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的可行性,学生能达到的水平.没有提出过高的学生达不到的要求. 2.课程内容从"情境口语、"书面写作"、"语文实践"、等方面提出要求,并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口语交际"和"应用文"两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 2.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能通过网络、影视、书报、杂志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扩大阅读,学语用文,并能正确辨别和对待各种社会语言现象.能运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研究问题,进行人际交流. 二.分类目标 1.巩固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量,能比较规范地使用汉字,不读错字,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 2.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比较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需求,不生造词语. 3.了解常用句式的基本特点特点和作用,能够选择恰当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基本识别出病句和歧义句,能基本识别书面语和口语. 4.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 5.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一定的格言和名句. 6.了解常用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并能基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7.掌握常用应用文书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能用比较平实,得体的语言写出格式规范.正确的应用文. 8.加强速读训练,掌握一定的速读技巧,使学生的阅读量能达到每分钟500——800字. 9.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能,结合基本的语言素养,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10.听话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能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插话,不打断他人的发言;能从他人的发言中捕捉到有效的语言信息,把握其发言的主要观点意图;并能在听话过程中,适当地运用联通的技巧,让对方的发言得以充分地连贯地展开. 11.听说能力——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述思路清晰,有条理,观点明确,内容具体,能较好的把握说话语境和对象的需求.语音清晰,语调自然,语速适中,姿态大方,措辞得体,态势语使用得当.. 12.阅读能力—— 能比较熟练地品读记叙文、说明文,并能比较熟练地解读应用文;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阅读速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13.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并具有常用应用文书的写作能力.所写的文章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较清晰、结构较完整、中心较明确.书写端正,标点符号基本使用正确,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内容结构表 第一册 名称 主题 情境口语 书面写作 语文实践 第一单元 自然之景 自我介绍 写景抒情/一般书信 组织秋游 第二单元 人生之行 学会赞扬 叙述人生经历/计划 畅谈人生 第三单元 时空之谜 善意批评 说明事物/总结 阅读科幻 第四单元 文化之旅 说明他人 读后感/消息 人物事件采访 第五单元 历史之思 巧对刁难 心理描写/申请书 观阅历史题材作品 第六单元 时尚之苑 善于交谈 浅议时尚/广告 谈论网络利弊 第三册 名称 主题 情境口语 书面写作 语文实践 第一单元 生命之义 巧妙提问 确立文章主题/介绍信等 畅谈珍爱生命 第二单元 德行之美 灵活回答 精心选择材料/简报 表达感激之情 第三单元 处世之学 善于沟通 拓展写作思路/会议记录 收集名言警句 第四单元 人物之象 活跃气氛 凸显人物个性/产品介绍 阅读人物传记 第五单元 汉语之蕴 谈吐幽默 锤炼文章语言/调查报告 进行社会调查 第六单元 职业之品 寻求新意 附录一 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附录二 从成语中看中华民族文化 附录三 礼仪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 4.课时安排 本课程必修分为三册,其中每册安排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2篇精讲课文3篇选讲课文和一个语文应用模块,1个语文实践模块组成.每周开4节课,开三个学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职业要求从二年级起进一步学习更为专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如《幼儿文学》《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等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鉴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所存在的差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所有学生,尤其是那些语文水平差些的学生,要采取补课的方法使之尽可能接近或达到一般学生的水平. ①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规定的教学时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计划、求实效地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同时,还能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以及通过多种渠道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习得",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②语文教学要重视价值取向.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开掘思想教育的内涵,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要精心备课,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获得跨越障碍、解决疑惑、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成功感.要引导学生突破书本和课堂的局限,拓展学习渠道,重视课外阅读,在读写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 ③要努力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读懂文本.文本是阅读的基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句含义,体会课文内容,并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结合课文阅读和写作评讲,而不应脱离阅读和写作孤立地讲解与训练.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的满堂灌做法,应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问,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和勇于质疑、解疑,进而发展思维能力,健全思维品质. ④要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应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上及时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和帮助,并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之增强自控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探索适应自身特点及发展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⑤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力气抓好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应重视切实抓好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训练为主,避免脱离训练而进行繁琐的知识讲解,要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通过分析、计评或指错、纠错等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巧.教师还应结合学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两个方面制定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自行设计贴近专业的例文和练习,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补充和深化课程中这两大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 ⑥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编制课件时,要以认知学习理论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在容量和时间上留有一定余地,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辅助作用,提高实效.要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思想,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评价意见 评论应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设计. 应结合学分制的实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论既要从学科教学目标出发,又要考虑学生的起点.应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评价可采用观察、课堂提问、练习、写作、问卷调查、面谈、座谈、典型安全分析、考查、考试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应以日常性为主,可通过小型、分散、多样及随堂形式,给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一般可以采用考查、考试的方式,还可提倡有条件地选用课题综合作业的考查方式. 评价的表达方式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定性评价的主要形式是主语,包括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定量评价可采用合格制、等第制;考试应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 评价要充分考虑到激励功能,尤其是日常性评价,应以学生的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采用定量评价,可以用等分不等值的方法,凡是学生有进步,或有创意,或态度认真,或思维方法科学,可突破规定的分数.要增加日常和学习动机,科学地核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评价应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过程也应成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训练从知识向能力迁移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评价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行为.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试用稿) 第一部分 前言 幼儿文学课程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三门课程(阅读和写作、听话和说话、幼儿文学)之一.它既是一门文学课又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文学写作训练,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一.基本理念 1.开发语言潜能,关注内心需求 幼儿文学课程要以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切实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探索适合不同基础学生学习幼儿文学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能学、想学、会学、乐学并学有所得. 2.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幼儿文学课程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要通过中外优秀作品的阅读与教学,体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高尚的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之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劳动者. 3.注重专业技能,打好从业基础 幼儿文学课程要全面顾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赏析、表达、表演、创编等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4.拓宽学习渠道,强化技能实践 要正确认识幼儿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实践性,要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加强语言实践. 二.设计思路 1.关于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文学的特点、发展概况和改编创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知识. 2、关于作品选读:阅读作品是学好幼儿文学的关键环节,使幼儿文学课的学习重心,需高度重视.教师要选择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指导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赏析,帮助学生心理解、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幼儿文学精品,掌握幼儿文学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幼儿文学改编、创作能力. 3、关于写作训练:每一种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都需集中训练写作与创编.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写作,对学生的习作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批改,认真讲评.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 2.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文学写作训练,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二.分类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文学的特点、发展概况和改编创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知识. 2、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能,结合基本的语言素养,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3、解了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一定的幼儿文学作品. 4、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赏析、表达、表演、创编等能力. A说话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能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插话,不打断他人的发言;能从他人的发言中捕捉到有效的语言信息,把握其发言的主要观点意图;并能在听话过程中,适当地运用联通的技巧,让对方的发言得以充分地连贯地展开. B听说能力——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述思路清晰,有条理,观点明确,内容具体,能较好的把握说话语境和对象的需求.语音清晰,善于采用幼儿化的语言,语调自然,语速适中,姿态大方,措辞得体,态势语使用得当.. C阅读能力—— 能比较熟练地品读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幼儿戏剧等文体,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阅读速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D写做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写作儿歌、幼儿诗、童话故事等.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描摹等手法,所写的文章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较清晰、结构较完整、中心较明确.书写端正,标点符号基本使用正确,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内容结构表 教科书 名称 内容 第一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歌第三章 幼儿诗 第四章 幼儿童话 第五章 幼儿生活故事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 第七章 幼儿散文 第八章 幼儿戏剧 作品选 名称数量儿歌200篇 幼儿诗 180篇 幼儿童话 138篇 幼儿故事 96篇 幼儿散文 100篇 幼儿戏剧 18篇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鉴于这门课程既是文化课又是专业课的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所有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都能掌握读、说、讲、演各种幼儿文学文体作品. ①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规定的教学时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计划、求实效地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同时,还能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以及通过多种渠道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习得",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②教师通过范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讲等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好更多的幼儿文学作品. 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文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精心备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幼儿文学典范作品.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获得跨越障碍、解决疑惑、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成功感.要引导学生突破书本和课堂的局限,拓展学习渠道,重视课外阅读,在读写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丰富文化底蕴. ③要努力改进教法,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多练为宗旨.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上台多做练习,多模拟幼儿园教学实践. ④要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各种文体的处理、教法教给学生,尤其应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 2.评价意见 要注重技能的验收,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过关.课堂上每一次课应该有当次课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这种验收一抽查个别学生的形式进行,每一章之后有一次一个文体知识点的验收,一个学期至少要进行两次大型的技能验收考试.考试分笔试,考理论知识,考学生幼儿文学的创编能力;口试考学生读作品、讲故事、表演再现作品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数学是以数与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帮助人们从数和形两个方面认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对人类的进步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具有实际应用和思维训练双重价值,同时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数学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数学为专业服务,数学为生活服务,数学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数学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数学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对人类理性精神的形成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课程理念 1、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首先是一门职业教育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每一门课程都是职业教育课程,数学也不例外.这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在定位上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程.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经济、就业市场等)和内部环境(文化和专业两类课时的冲突、学生的兴趣、数学自身的抽象等)制约着中职数学课程的地位、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离开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只从数学看数学,这种思路是封闭的不可取的.我们必须跳出数学看职业,要从整体考虑问题,要有职业教育的大课程理念——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门大课程. 从职业的角度出发,数学应为专业服务,为生活服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数学也要促使学生职业道德中理性精神的形成.从数学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出发,数学课程是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一般职业能力的课程,也是培养某些职业专业能力的课程.从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出发,数学课程应该具有职业的针对性、生产的直接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因此,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既是普通劳动者的公民通识教育课程,同时也是某些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综合课程理念——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要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为主题构建综合课程 现行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过于强调数学的学科性和知识内在的逻辑性,使得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停滞不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中职数学课程必须在社会的需要、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数学的学科特点三者之间取得有效的均衡;必须打破数学高度的严密性和过度的形式化;必须以数学的核心——数学思想及数学思维方法为主题构建学生喜欢的综合课程.否则,中职数学将越来越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以综合课程理论为基础,中职数学必须与专业和生活紧密相关,突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必须与天文、地理、信息技术等横向学科紧密结合,突出数学的工具性;必须与语言学习相融通,突出数学交流;必须渗透数学的发展历史,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注重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强调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而不是预设. 3、大众数学理念 大众数学理念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数学对未来社会公民是有用的"这一价值观上的.大众数学倡导: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大众数学理论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可提供多个等级水平的数学让学生选修,即将中职数学课程由以前的必修课程变为必选课程. 二、设计思路 1、本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使之适应职业生涯终身发展的需求. 2、本课程内容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分为就业和升学两大类,就业大类按照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程度将专业细分为三类: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文科类专业是指专业对数学知识没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如商务办公、护理、种植等专业.工科类专业是指专业对数学知识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如机械制造、模具加工、数控机床等专业.理科类专业是指专业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但不特指某一部分数学知识的专业.如信息技术专业. 升学类学生数学学习时间:3年,内容:通识数学A. 文科类专业数学学习时间:1年,内容:通识数学B1. 理科类专业数学学习时间:2年,学习内容:通识数学B2. 工科类专业数学学习:1年通识数学,另加专业数学的学习,B1+C. 中职数学课程框架 升学 就业 文科类专业 工科类专业 理科类专业 A B1 B1+C B2 建议:工科类专业数学C和专业理论整合 3、为正确把握和实施各单元的教学,本课程内容标准由"内容结构表"、"具体目标"、"参考案例"和"教学建议"四部分组成. 主要行为动词说明 目标领域 水平 行为动词 知识与技能 了解 了解,体会,知道,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了解,初步体会,初步学会,初步理解,求 理解 描述,说明,表述,表示,刻画,解释,理解,归纳,抽象,判定,判断,会求,能,运用,初步应用 深刻理解 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讨论,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 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模仿,收集,回顾,复习,参与,尝试 探索 设计,分析,发现,研究,探索,探究,探求,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应/认同 感受,认识,了解,初步体会,体会 领悟/内化 获得,提高,增强,形成,树立,发挥,发展 4、课时计划 专业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课时合计 学分 一二三四五六电子 4 4 3 3 252 14 计算机应用 4 4 3 3 252 14 计算机网络 4 4 4 3 270 15 计算机软件 4 4 4 4 288 16 电子商务 3 3 108 6 现代办公 3 3 108 6 酒店管理 3 3 108 6 幼师 3 3 2 2 180 10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获得较高素质劳动者应有的、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等学习活动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形成人类理性精神. 二、学期目标 学期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与交流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一 集合的含义、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 常用的逻辑术语 简单的不等式 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相关术语 空间几何体和三视图 集合思想与语言 逻辑语言 不等与相等的辩证思想,普遍联系的思想 初步的函数思想和函数语言 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语言 用集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些问题 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三视图 知道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语言的学习 数学于生活紧密相关 数学是很有用的一门学科 二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 解三角形 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空间几何体的三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进一步的函数思想和函数语言 三角形边角客观规律 数列语言 进一步的空间观念 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等 空间物体的识别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实际中的三角形边角问题 生活当中的数列问题 数学与实际紧密相关 三 排列组合基本概念 统计和概率基本知识 算法概念与算法流程 向量概念和矩阵概念 分类分步思想和有序无序思想,排列组合语言 随机思想和概率语言 统计思想和统计语言初步的算法思想和语言 向量思想和向量语言 排列组合实际问题 统计和概率实际问题 九章算术问题 矩阵财经问题 数学是有趣的 数学崇尚理性 四 数系的扩展-复数 极限的描述性概念 解析几何的研究思路,直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基本概念 复数文化 极限思想和语言 数形结合思想和图形语言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生活当中的二次曲线 数学历史 有限与无限的哲学 数学是从数和形的角度认识可观世界的一门学科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代数 集合 10 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24 排列与组合 14 复数 10 逻辑 8 不等式 10 解三角形 6 统计和概率 14 极限 20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14 数列 14 算法初步 6 几何 立体几何(一) 14 立体几何 (二) 14 向量与矩阵 14 解析几何初步 16 二、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 (一)集合 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正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1、集合及其表示 (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数学中的事例,了解集合的概念,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通过实例体会空集的概念并认识空集的记号. (3)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 (2)理解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来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逻辑 正确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1、命题及其关系 (1)了解命题的概念 (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通过教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三)不等式 不等关系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数量关系.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关系与处理相等关系是同样重要的.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求解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 1、一元二次不等式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2)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流程,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4)掌握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2)通过对形如,()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会解形如, 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四)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初中学习简单的几个函数的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本质是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知道函数的概念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实际应用. 1、函数的概念 (1)通过丰富的生活、生产(包括数表、图像)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学习用集合语言表述函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些简单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对函数的值域只要求在简单情形下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确定. (2)学会用恰当的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表示函数.掌握在生产实际和专业课程中大量出现的列表法、图像法表示函数关系的实际含义. (3)理解函数值的概念并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函数值的方法. 2、函数的性质 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为载体,学习、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奇偶性.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五)立体几何初步 本单元中,学生将从观察基本的柱、锥、球等几何体出发,了解它们的结构特征.通过学习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的初步知识、空间图形的斜二侧法画法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掌握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空间几何体 利用实物、模型,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三视图 学习三视图的初步知识,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初步掌握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表示几何体的能力.会用斜二测法画长方体、正三棱柱(锥)、正四棱柱(锥)的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了解正棱柱、正棱锥、圆柱、圆锥与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柱体与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获得过程,体会"三维空间问题"向"二维平面问题"转化的思想,会解决空间几何体的计算. 第二学期 (一)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通过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结合实际问题,体验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函数知识理解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幂函数 通过对初中已学过的函数,,的进一步认识,结合描点法作图,引进函数,,了解它们的性质及其图像,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研究函数. 2、指数函数 (1)在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有理数指数幂的基础上,了解实数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法则. (2)通过具体实例(如细胞分裂,企业产值的增长,社会人口的增长,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描点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了解在与两种情况下指数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3、对数函数 (1)经历由指数式引入对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对数的意义,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积、商、幂运算法则,了解对数换底公式(仅限于当对数的底不是10或时,能用计算器求出对数的值). (2)通过实例引入对数函数的概念.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描点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了解在与两种情形下对数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3)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4、三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会在直角坐标系内表示角,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能进行角的运算.了解弧度制,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任意角的三角比 以正弦、余弦和正切为主,理解任意角三角比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比的两个关系式: , . (3)简化公式 借助直角坐标系中角的表示与三角比的定义推导简化公式(主要是,,,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公式.) (4)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引进三角函数概念(,,).利用描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并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画出它们的图像.借助函数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上,正切函数在内的性质(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图像与轴的交点,周期等). (5)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结合实例,了解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的图像,观察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二)解三角形 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度量和测量的实际问题. (三)数列 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工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微积分知识的一个基础.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数列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项、数列的通项、数列前项和的概念. 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3)理解等差中项、等比中项的概念. (4)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四)立体几何初步(二) 本单元在基础部分学习立体几何(Ⅰ)的基础上,让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了解有关线面、面面的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作简单应用. 1、通过实例,描述平面的概念.在观察、实验与思辨的基础上了解以下的公理与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上.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长方体、正四棱锥为载体,通过观察、实验、思辨归纳出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以长方体为载体,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两种位置(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4、以长方体为载体,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能够在简单几何体中进行上列的三个角的计算. 第三学期 (一)排列与组合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分析学习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排列、组合的概念,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1、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 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排列与组合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组合数计算公式. (3)了解组合数性质:. (4)会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统计与概率 概率论是研究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在自然科学和经济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数理统计的理论基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常常需要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统计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概率与统计的基本知识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备知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分析,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应用,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和方法. 1、随机事件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随机现象、随机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概念 (1)通过具体问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展示频率出现稳定性的现象. (2)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3)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知道可用频率作为非等可能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4)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简单应用. (5)掌握求等可能事件概率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排列、组合的方法、枚举法. 3、总体和样本 (1)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掌握总体和样本的概念,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研究和统计实习活动,对样本观察值进行整理和分析,体验统计的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三)算法初步 算法及其思想方法广泛体现在数学之中,是当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已成为现代公民的数学素养之一.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中的实例分析和经验概括中蕴含的算法思想条理化,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并加强与计算机等学科的联系.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算法特征,从中汲取数学文化的内涵. 在模仿、探索、构思、操作的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过程中,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逻辑关联清晰的表达能力. 1、算法的含义 通过对先前典型问题解决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含义,能识别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算法特征,初步了解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 2、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探索、构思、操作,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3、基本算法语句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4、在对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剖析和计算机科学的联系中,增进数学文化方面的修养. (四)向量与矩阵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向量的有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和其它学科的有效工具. 矩阵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数表是研究和处理线性问题的重要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数学模型都可以用矩阵来表示.它也是进一步学习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平面向量和矩阵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矩阵以及它们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意义.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1)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或平行)的含义. (3)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1)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2)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及数乘运算. (3)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或平行)的条件. 4、向量的应用 经历用向量的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矩阵 通过日常生活中实际例子,了解矩阵作为一个特殊形式的数表的实际背景,理解矩阵和矩阵相等的含义,体会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是一个矩阵. 6、矩阵的线性运算 (1)通过实例,掌握矩阵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实际意义. (2)通过实例,掌握数与矩阵的乘法,并理解其实际意义. (3)了解矩阵的线性运算及其实际意义. 第四学期 (一)复数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数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扩大,本单元在实数的基础上,将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并研究复数的运算以及对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进行完整的讨论. 1、复数的概念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简史,知道数集扩展的意义,理解复数及有关概念. (2)建立复平面,用复平面上的点表示复数;理解复数的向量表示、复数的模和共轭复数等概念. 2、复数的四则运算 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算性质,体会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范围内的解 理解在复数范围内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流程,会在复数范围内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二)极限 1、通过实例,了解极限的概念 2、通过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感受近似和精确的辩证关系. (三)解析几何初步 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相互位置关系,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 1、直线与方程 (1)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探求并运用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思想.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不平行轴)斜率的计算公式. (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以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及一般式.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形是直线. (4)能根据直线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 (5)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相交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1)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的直线与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思想. (3)会用直线与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案例 例1 对于下列用描述表示的四个集合: , , , . 其中可改写为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是_ 例2 某中职校数学组共有代号分别为,,,,,,的七位教师.对数学组老师上班使用交通工具情况调查表明,,老师步行上班,,老师骑自行车上班,,老师乘公交车上班,老师先骑自行车到公交站再乘公交车上班.用集合表示步行上班的老师,用集合表示骑自行车上班的老师,用集合表示乘公交车上班的老师. (1)用一个Venn图表达全集、、、; (2)求出和; (3)求出IA. 例3 当分别为,,时,画出二次函数 的图像,并求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例4 一企业为生产某种型号的小型机床,需制造一批每根长度为18.5厘米的零件,并要求每根零件的加工绝对误差在0.2厘米内方为合格品.问制造出来的这批零件的每根长度在什么范围内是合格品? 例5 下面的图中哪几个图像与下述三件事吻合得最好?为剩下的那个图像写出一件事.(a)我骑车一路以匀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点时间;(b)我离开宿舍不久,天下雨了,于是立刻返回宿舍取了雨衣再上路;(c)我出发以后,心情舒畅,边骑车,边欣赏四周景色,后来为了赶路便开始加速. 例6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用"五点法"作出函数和函数 在上的图像,要求先列表找点,再描点作图,并根据图像写出这两个函数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及其相互关系; (2)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和函数 在上的图像,并对(1)中你所作的图像精确状况作比较评价. 例7 你的同桌小明家要买一套新住房,小明请你与他一起去搜集一些建筑面积为80~90平方米的楼盘资料,小明选中了其中有一间12平方米居室的套房. (1)搜集到的楼盘资料可以看作什么视图? (2)如果把小明现在用的床、写字台、坐椅、音像柜放到12平方米居室内,请你俩画一张示意图.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一、从生活和应用两个角度构建中职数学课程,发展数学语言和数学交流,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从应用价值、思维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把握数学的本质,重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维方式. 三、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但必须有个保底要求,基本的数学语言、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必须到位. 四、教学目标注意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位一体,尤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五、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以学习成绩增量为取向. 英语课程标准 一、前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强调了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职业教育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为目标. (一)基本理念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赋予了职业英语独有的职业色彩,从目标、内容、教学模式到课程考核与评价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为课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职业英语的要求,满足职业英语学习、教学与评价的需求,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以及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也因此具有就业导向、服务社会的特点,体现出职业性、实用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 设计思路 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系统性和知识完整性的情况下,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必须"和"足够"这两个"度".按照中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讲解各个知识点,选择大量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案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理论与案例制作相结合,实用与技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创新与自学能力.适量介绍有关专业内的专业知识和案例,使学生学习后可以尽快胜任岗位工作. 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遵循了以下原则: 1.可操作性 作为教学、学习、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开发的依据,可操作性是本课程标准设计的第一原则. 2.职业性 本课程力求体现职业的特点,课程目标的制定考虑到当前职业学生的水平以及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教学设计考虑到职业英语的实践特征;评价遵循了职业实践对学习和教学的要求;资源开发以及教师发展也都以满足职业英语教学和学习为目标. 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课程中职业的发展性表现在课程目标以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遵循了满足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原则,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发展做准备. 2.时代性与前瞻性 课程标准在设计方面借鉴了课程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管理、学习心理、教育测量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新理念,既反映当前时代的需求,又对未来职业的需求有所反映.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性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各职业对英语的要求(见图1).课程在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职业工作所需的语言技能,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及职业的多样化需求. 图1 职业适应型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构图 (二)学期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由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组成.各地区应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首先选择开设基础英语;完成基础英语后,开设职业英语,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开设基础英语,将学生的初中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设职业英语,从各个方面提高职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标准 内容结构图 课程内容由知识和技能两部分构成,其中知识包含语言知识、策略知识、情感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文化、一般素质等方面,技能主要指满足职业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见图2).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都应该包括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能满足职业中一般交际、阅读的需求;同时还须包括一定的文化知识(包括职业文化)、情感策略. 各专业的职业英语课程应能满足课程对英语课程内容的要求,要把语言知识、策略、文化以及听说读写译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结合职业场景安排课程内容. 图2 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 具体目标要求 根据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社会对中等职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本课程标准将英语技能标准分为三个级别.各地区可根据行业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生职业实际的等级编写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确定英语教学应达到的等级要求与培养标准.建议基础英语阶段总学时为96-120学时,周学时3-4学时,学习1学年.其中1级为基本要求,2级为较高要求,3级为更高要求. 表1 级别 语言技能描述 实例3级 听 能听懂熟悉的日常生活及职业场景中的会话 Example 1 A: Look. I've just bought a new digital camera. B: What a smart camera! Example 2 A: Can you answer phone calls in English? B: Yes, Mr Smith. Example 3 A: Have you got any working experience before? B: I used to work at a computer company. 说 能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正确地读出所学内容; 能就熟悉的日常题材及职业场景用英语进行交流 Example 1 A: Would you mind if I ask you a few questions? B: Not at all. Example 2 A: Good morning, sir. What can I do for you? B: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Mr. Green. A: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B: Sure. Bill Brown. A: Have you made an appointment? B: Oh, yes. I did it last Thursday. 读 能认读所学词语;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从简单的专业资料中获取和处理主要及详细信息; 能读懂简单的日常应用文,如表格、电子邮件、广告等内容; 能从网络和其它信息渠道查找和获取所需信息 Example Secretary Wanted Are you a bright, friendly and patient girl aged between 18 and 24? ABC, a world famous company, wants a secretary for its new office in Beijing. She must be good at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Good salary, bonuses (after one year's service) as well as medical care are given to the one who can always accept a challenge with excellent secretarial and communicative skills. For more information, call 010 4433 2200 this week. 写 能参照范例写出简短的应用文,如信函、电子邮件、通知、贺卡等; 能正确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求职表、出入境卡等; 在书写熟悉题材时能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 Example Resume Personal Data Name: WANG Lin Address: 118 Heping Road, Heping District, Dalian, Liaoning Tel: 0411 2233 4455 Cell Phone: 130 2345 6789 E-mail: wangling@163.net Sex: Ma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No 1 Vocational School No 4 Middle School No 3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Skills Chinese: Good at writing English: Good at listening & speaking 2级听能听懂简单日常生活及职业场景中的简单会话 Example 1 A: Do you prefer Western food or Chinese food? B: Chinese food. Example 2 A: This is Mrs Jones from Room 222. I'd like to have breakfast in my room. B: Certainly, madam. What would you like? A: A fresh apple juice, a boiled egg and some toast. B: Anything else? A: No, that's all. Thanks. 说 能正确读出所学内容; 能结合职业场景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意义表达 Example 1 A: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English teacher? B: She is really patient and hardworking. Example 2 A: Are you ready to order, sir/madam? B: Yes. An apple pie and a cake. 读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理解简单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 能读懂与本专业有关的简单的资料,如传真、配以图示的文字说明等 Example 1 If people cross the street when the light is red, they will be fined. And they shouldn't climb over the fences along streets. If drivers smoke, drink or make phone calls while driving, they will be fined. Example 2 The Front Desk When a guest enters a hotel, he will first make for the Front Desk.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aff at the Front Desk to be friendly, helpful and to give a good impression to their guests. The Front Desk is a busy department in a hotel. It receives reservations, welcomes guests and helps them check in and out, provides information, exchanges foreign currency and so on. In a word, the Front Desk of a hotel is very important in creating a home for all the guests. It is not only its shop window but also its nerve center. 写 能正确拼写常用的单词;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写出简短的文字来表达个人意愿; 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Example 1 I like sing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want to be a singer. What about you? Example 2 I like going to the seaside in my free time. It is clean and beautiful. I like going there because I can swim in the sea and play with my friends. 1级听能够理解对方缓慢表达的简单日常英语; 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并交流简单的信息; 能听懂常用课堂用语和教师提问 Example 1 A: How old are you? B: I'm fifteen./Fifteen. Example 2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read after me. Example 3 What's this in English? 说 能够用熟悉的日常用语、最基本的字词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能够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作出简单描述 Example 1 A: How are you? B: Great, thanks. Example 2 Mr Wu is an English teacher. He is tall and handsome man. He is also very funny. 读 能认读所学词语,识别常见的标志; 能读懂100~120词左右常见文体的浅显短文 Example 1 The letter 'P' stands for 'parking'. Example 2 The Spring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between late January and the middle of Februar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of the year. At this time, children receive little red packets, known as "lucky money".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have a family get-together, and eat dumplings, called 'jiaozi'. Each year is named after one of 12 animals. For example, the year 2006 is the Year of Dog.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写 能写出简短的句子; 能写出非常简单的日常请求及转达简单的日常信息 Example 1 Lily is my friend. She likes singing. Example 2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Example 3 Ms Wang is going to call you this afternoon. (三) 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 1.语音 要求掌握基本的发音技能、重读、连读、语调、节奏、意群,能辨别重读、语调的表意功能. 2.词汇 1级要求掌握 1000-1200词,主要是生存英语基本词汇;2级要求掌握1200-1500词;3级要求掌握1800-2000词. 3.语法 中职英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能够说出、写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主要包括: (1)名词:名词的可数性、单复数形式、句法功能(主语、宾语、表语)、名词短语; (2)动词:行为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的句法功能,短语动词; (3)形容词/副词:形容词、副词的句法功能,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4)数词;基数词、序数词的表达方式; (5)代词:物主代词、不定代词的基本用法; (6)常见句式:主系表、主谓、主谓宾、主谓宾状、主谓宾补 (7)句型:陈述句、肯定句、疑问句的构成与使用、祈使句、感叹句、存在句、强调句; (8)从句:that, whether/if, 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时间、地点、方式、让步、结果),表语从句 (9)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10)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与句法功能 (11)篇章:衔接、连贯、照应. 4.功能 要求掌握常见功能的表达方式,并能于实际交际中正确运用.主要功能有: (1)介绍:自我介绍,介绍他人 (2)道歉、致谢、问候、邀请、赞扬、警告、建议、鼓励; (3)观点表达:同意、不同意 (4)喜好、情感表达 (5)询问/提供信息:询问/提供个人信息、问路、天气、工作、生活问题、职业信息等 (6)交际技巧:如何开始交谈、如何转换话题、如何析疑、如何结束;回避、转码、求助; 5.策略 (1)元认知策略: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资源利用; (2)认知策略:归纳、演绎、分类、联想、映象; (3)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词汇记忆策略、写作策略; (4)情感策略:自我鼓励与奖赏、惩罚、移情、合作、分享; (四) 案例 案例1 活动目的: (1)学生学会运用有关居室内家具的名称及表示方位的词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房间,并能根据他人的介绍画出房间的平面图. (2)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获取信息,并能将语言信息转换为图示信息的能力. (3)通过组织小对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 适合级别:预备级――1级 步骤: (1)师借助图片及教室中的实物向学生呈现下列单词:bed, desk, chair, cupboard, bookshelf, armchair, window, door, floor, wall.要求学生做到看到图片或实物正确说出单词,听到单词准确能指出图片或实物. (2)教师借助图片及教室中的实物向学生呈现下列表示方位的词汇:by, on, on the right of, on the left of, between, in front of.要求学生做到看到图片或实物正确说出物体所在的位置,并能听到有关物体所在位置的描述,准确指出该物的位置. (3)将学生分为两人一对,要求其中一名学生向另一名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房间,并鼓励学生运用其他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如:I like my room very much?.另一名学生根据所听取的信息画出房间的平面图,必要时可请对方重复或解释. (4)平面图画好后两名同学共同将图中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更正,进一步明确所用词汇的含义. (5)两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步骤(3)、(4). (6)邀请三到四名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平面图向全班同学介绍对方同学的房间. (7)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表现对学生的工作做出评价,并适当指出部分语言错误. 案例2 活动目的: (1)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谈论、比较不同种类的食品. (2)安排学生通过查字典、上网等不同手段解决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困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日常交际能力. 适合级别:1级 步骤: (1)教师在前一次课布置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四种食品的英文表达方式以及可用来描述这些食品的形容词. (2)课堂中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及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比较、谈论事物,如:Ma Ming is tall. Li Wei is taller than Ma Ming. Wang Gang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A bike is expensive. A bicycle is more expensive than a bike. A car is the most expensive of the three. (3)教师组织学生开动脑筋,将所查词汇以下表形式呈现出来. cheap healthy nutritious fattening pork chicken fish beef (4)教师请三个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演示,使全班学生都清楚该怎样完成此练习. (5)组织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将本组同学喜爱的食品种类填在左栏,所选的形容词填在表格最上一栏,每位学生负责其中一项,如cheap,通过提问其他组员对表中所列食品进行排序.如:Beef is cheaper than fish. Chicken is cheaper than fish. Pork is the cheapest of the four. (6)教师请两到三组学生在全班做演示. (7)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表现对学生的工作做出评价,并适当指出部分语言错误. 案例3 活动目的: (1)学生熟悉广告英语的特点,能够读懂简单的广告英语――房屋出租广告. (2)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出适合的出租房屋,培养学生依赖英语在外语环境中的生存技能. (3)通过组织小对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适合级别:1级 步骤: (1)教师事先准备好分别写有房屋出租信息和租房人信息的卡片,如下: A: FOR RENT Small 2 BR apartment. Free parking. Near bus. Pets OK. $ 750 Fast Tenth St. Tel: 6857451 B: FOR RENT 2 BRS 2 bth house. Across from park. Near bus stop. Pets OK. $ 880. West Park St. Tel: 7937128 C: FOR RENT 2 BRS 1bth 11th fl. apartment. Free parking. $ 840. Tanner St. Tel: 8767532 You and your husband are looking for a big apartment. You have two children, so you need two bedrooms. And you need parking for two cars. (2)教师借助图片讲解广告用语中常见的句式及单词缩略形式. (3)通过展示三个不同的房屋广告,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广告英语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广告英语的理解力. (4)将学生分为两人一对,每对学生发一套如前所示的卡片,学生先读懂广告内容,而后根据提示中所描述的情况选出最适宜的房屋并说出理由. (5)教师请三到四组学生在全班做演示. (6)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做评价,并适当指出其中的一些语法错误. 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建设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学生知识学习、语言技能的获得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材应体现"主题为线、任务驱动、活动导向、能力为本、评价保证"的编写原则.教材的内容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及职业需求为依托,教材的编写应通过大量有意义的活动与项目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协作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材的编写与设计,要通过话题、场景、任务与功能等,将常见的生活、教育与职业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语言知识方面,词汇、词组、句型应采取由易到难,循环出现的编写方式.教材的主题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内容的选材应兼顾广告,应用文等文体. 要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与职场生活,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与发展,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愉悦与真实的体验,要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要满足信息时代职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化中职英语课程体系,形成集文字教材、教学指导用书、练习册、录音带、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试题库、教学资源库、教学案例库等多种资源与媒体于一体的新型的中等职业英语课程体系.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除了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与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报刊杂志,原版教材、各种网络资源等,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升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还可通过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或教学服务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及分层次培养与分类指导的原则.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 试用稿)第一部分 导言1、课程定位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专业学习、劳动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 2、课程理念 ①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功能具体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②采用"分层教学",改变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实施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 ③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程设计 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概论、信息获取(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处理、网络初步、信息发布(多媒体报告的制作、网页的制作)五大模块. 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 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要求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描述. ·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知道: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 理解: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能用语言或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应用 掌握:能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解决新问题. ·操作领域 操作领域的要求分为学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学会: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 比较熟练:能进行习惯的、效率较高的、有差错能自我纠正的上机操作. 熟练:能进行正确的、迅速的、较少差错的上机操作. ·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行为、态度、习惯、意志等方面,其表现水平分为感受、体验、接受三个层次. 感受:愿意感知,注意学习的内容. 体验:愿意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去体验. 接受:自觉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分领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惧、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并有效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得信息、甄别信息、归纳信息;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的作品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和代表人物,了解汉字编码技术及其现实意义;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掏不良信息;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用 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第三部分 内容与要求 说明:教学内容中凡打"*"的为较高要求,不打"*"的为基础要求. 1.信息技术概论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计算机基本结构 ①计算机基本组成 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③计算机常用外设 ④计算机系统的安装 ⑤常用软件的安装 知道 学会 体验 通常计算机的组装、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安装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与调试,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无条件的学校以教师演示为主) (2)信息安全与道德 ①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②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③黑客的防止 ④数据的备份与还原,文件的压缩与解压 ⑤社会信息道德,抵制不健康信息 ⑥版权与知识产权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安全与道德意识的内涵,增强信息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学习获取网络资源,对信息进行获取、筛选、加工和应用时,应同时结合版权与知识产权的教育,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3)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①信息技术的概念 ②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知道 感受 通过学生查询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激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对社会及经济发展利弊的辩论 (4)程序设计思想 知道 感受 以机器人为例,让学生体验程序控制的实现方法,了解计算机是可编程的基本观念 2.信息获取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信息获取的方法及途径 ①信息获取的多种渠道 ②感测与控制技术 知道 学会 感受 通过调查表、谈话、书籍阅览、拍摄等获取信息,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的多种方式. 通过机器人实验,了解感测与控制技术 (2)网络信息的获取 ①搜索引擎的使用 ②网络信息的查找与保存 掌握 熟练 接受 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例如:撰写《专业发展与自我素养的提升》的小论文,学生可利用网络查询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适应社会就业与继续发展的需要 3.信息处理 (1)文字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让学生以某一主题为任务,运用文字、图片、表格等表达相关信息,设计与制作一份完整的文档. 例如:制作《自我推荐书》,让招聘单位全面地了解自己. 学生交流:提高文字录入速度的方法和技巧 ①英文录入速度达到120/分钟 掌握 熟练 体验 ②中文汉字录入速度达到20字/分钟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③了解汉字输入法的设置和切换 理解 熟练 感受 ④基本文档处理: 文档的新、打开、编辑、查找、保存 掌握 熟练 接受 ⑤查找与替换 掌握 熟练 接受 ⑥字的格式的设置 掌握 熟练 接受 ⒄段落格式的设置 掌握 熟练 接受 ⑧分栏 掌握 熟练 接受 ⑨页面设置 掌握 熟练 体验 ⑩文本框 知道 熟练 感受 ⑾边框与底纹 理解 比较熟练 接受 ⑿图形图片 掌握 熟练 接受 ⒀艺术字 掌握 熟练 接受 ⒁图文混排 掌握 熟练 接受 ⒂插入表格 掌握 熟练 体验 ⒃编辑表格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⒄表格的格式化 掌握 熟练 接受 ⒅打印属性的设置 知道 学会 体验 ⒆文档打印 知道 学会 接受 (2)数据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工作簿 理解 学会 感受 ①学生讨论:电子表格软件的运行环境与文字处理软件的运行环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②教师演示:若干个具有电子表格特点的例子. 让学生以某一主题为任务,运用数据表格、图表等直观明了地分析、归纳数据. 例如:制作《产品销售情况的分析报告》,分析产品销售的趋势 ②工作表 掌握 熟练 体验 ③单元格 掌握 熟练 接受 ④单元格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掌握 熟练 接受 ⑤单元格格式设置 掌握 熟练 接受 ⑥表格的边框与底纹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⑦自动套用格式 理解 熟练 体验 ⑧公式的使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⑨在多张工作表之间公式的使用 知道 学会 感受 ⑩自动填充柄在公式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⑾在一张工作表中,函数的使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计数、条件等) 掌握 熟练 接受 ⑿在多张工作表中,函数的使用 知道 学会 接受 ⒀图表的建立 掌握 熟练 接受 ⒁图表的编辑 理解 熟练 体验 ⒂数据的排序 掌握 熟练 体验 ⒃数据的筛选 掌握 熟练 体验 ⒄数据透视表 知道 学会 感受 ⒅工作表页面设置 掌握 熟练 体验 ⒆图表页面设置 知道 学会 感受 ⒇打印预览 掌握 熟练 接受 (3)图形图像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图片、图像信息的获取 理解 学会 体验 让学生以某一主题为任务,运用图形图像的各种效果,衬托主题思想,制作宣传作品. 例如:设计制作《公益广告》 ②图片、图像文件的查找、浏览与组织管理 ③图片、图像处理(去除眼红、剪切图像、锐化、浮雕特效、曝光、调整、旋转、镜像等) 知道 比较熟练 感受 (4)声音、视频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声音、视频信息的获取 知道 学会 感受 让学生以某一主题为任务,运用声音、视频,衬托主题思想,制作宣传作品 例如:设计制作《祖国颂》 ②声音、视频信息的查找、浏览与组织管理 比较熟练 4.网络初步 (1)网络初步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知认 技能 情感 ①网络的基础概念和功能 知道 感受 通过对等网的构建,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与功能.并通过Internet的接入,体验网络的作用,注重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 ②相关网络设备(网线、集线器、路由器、网卡) 理解 学会 感受 ③网络配置、标识的设置 掌握 学会 体验 ④共享资源的设置和使用 掌握 学会 感受 ⑤Internet接入方式 modem接入 ADSL接入 FTTB+LAN接入 知道 学会 感受 (2)文件传输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探究与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文件传输的概述 知道 感受 介绍文件传输的几种方法,要求学生使用其中一种工具完成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注重传输信息的安全性. 例如:上网查找并下载相关旅游信息,并把加工处理的结果以网页的形式上传到网站上 ②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理解 学会 感受 (3)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探索与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电子邮件概述 知道 学会 体验 结合各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用电子邮件与各学科老师和同学开展讨论 ②电子邮件的接收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③电子邮件的接收 电子邮件的转发与回复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4)网上交流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探索与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网上交流的概述 知道 感受 例如:利用BBS或聊天室的功能,就某一些产品与用户交流,了解产品的使用情况,为产品的售后服务与进一步开发提出建议 ②网上交流的方式 知道 学会 感受 5.信息发布 (1)多媒体报告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演示文稿的建立 理解 比较熟练 体验 例如:作企业新产品介绍的多媒体报告. 要求: 1、确定主题; 2、设计总体框架; 3、根据主题搜索素材; 4、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使用文字、图片、数据、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制作多媒体报告; 5、演示多媒体报告; 6、展示与评价 ②添加多媒体素材 ③添加链接 ④演示文稿的修饰 ⑤演示文稿的放映 知道 学会 感受 ⑥文稿打包和发送 (2)网页制作与发布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①网站的规划与建设 知道 比较熟练 感受 例如:创建企业情况总体介绍网站. 要求: 1、分组确定主题; 2、根据主题准备素材; 3、规划与建立站点; 4、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使用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制作网页; 5、上传与发布; 6、主题网站的交流与评价 ②网页设计与布局 ③文本、图片编辑 掌握 熟练 体验 ④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⑤添加链接 ⑥添加声音与视频 理解 比较熟练 ⑦动态和交互效果 感受 ⑧网站的上传与发布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采用上机操作形式进行教学,总课时数为108课时.其中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数的70%. 2.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学生的学生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使用,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3.学生评价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2)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3)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普通话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复杂的方言给交际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中职毕业生要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讲好普通话是中职学生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国家语委、国家教委文件中也指出:"必须加强职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工作,要把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纳入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职业中学各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属于基本技能训练课,必须列入专业基本技能类的必修课".所以中职普通话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说一口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以消除语言交流障碍,并达到专业、行业要求. 二、设计思路 一年一期每周两课时,学习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学习常用字、词的正确发音,一年二期进行朗读训练与说话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测试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普通话测试的内容、方式、等级标准以及不同专业、行业对普通话等级的要求;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结构要素,方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主要对应关系;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语音知识,做到能基本正确发音,能进行方音辩正,能使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能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使用普通话,真正使普通话成为我们的课堂语言、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和日常交际语言,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工科学生在毕业前的普通话测试中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标准,幼师、商务、旅游等专业的学生达到二级已等极其以上标准,使学生在工作中达到专业、行业要求. 二、学期目标 第一学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测试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普通话测试的等级标准与专业行业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21 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的正确发音,会音变,能进行声、韵、调辨证. 第二学期:通过学习,使学生做到朗读时语音标准、语流顺畅、语速适中、语调恰当,不添字、不改字、不加字,说话时语音标准、话题集中,克服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具体目标: 了解进行普通话测试的重要意义、了解学习普通话的常用方法,熟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方式、等级标准等. 领会、掌握"普通话"的概念,了解语音的基本性质,能正确找出主要发音部位. 声母 了解什么是声母、声母的分类, 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能发准21个声母,掌握常用字的声母发音. 重点:声母的发音 , 单音节、多音节字词的发音 难点:鼻音与边音 f 与h 平舌音与翘舌音 韵母 了解什么是韵母和韵母的结构,掌握韵母的分类,掌握各类韵母的发音特点和发音方法,能发准39个韵母,掌握常用字的韵母发音. 重点:韵母的发音,单音节、多音节字词的发音 难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 声调 了解声调的意义,掌握调值与调类,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发音要领 重点: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的正确发音,进行四声练习 难点:上声的发音 音节 了解什么是音节,音节的结构和音节的拼写规则,掌握普通话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熟练掌握普通话音节的读音 重点:音节的读音 难点:普通话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 音变 在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普通话的音变规律,主要掌握轻声、儿化以及上声、"一"和"不"的变调、"啊"的音变等 重点:轻声、儿化以及上声、"一"和"不"的变调、"啊"的变读 难点:常用词语的轻声、儿化、"啊"的变读 方音辩正 声母辩正 能找出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方面的对应关系,针对自己方言与个人发音状况进行声母辩正,能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进行声母类推,进一步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 重点:辨正发音训练 韵母辩正 能找出方言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对应关系,针对自己方言与个人发音状况进行韵母辩正,能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进行韵母类推,进一步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 重点:辨正发音练习 声韵配合关系训练 能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纠正方音,发准难点音. 声调辩正 能找出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对应关系,针对自己方言与个人发音状况进行声调辩正,改善语音面貌,从而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 朗读 了解普通话测试对朗读的要求, 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句调、重音、停顿、语速,进行朗读训练,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且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颠倒、不回读. 难点: 朗读技巧处理 语音规范问题 重点:具体作品的朗读训练 说话训练 了解、掌握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方法,掌握普通话词语轻重格式,了解普通话句式与句调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了解自身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的差异,避免在普通话表达中出现方言词汇、方言语法及语法错误. 掌握围绕一个主题说话的基本方法,达到从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熟练运用普通话自由交流的目的 重点:话题训练 难点:这样围绕一个主题用普通话说上三分钟话语 第四部分 检测方案 总体构思: 第一个学期重点检测单音节、多音节,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逐渐加大难度,以考察学生对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发音系统的掌握程度;第二学期重点检测朗读与说话,期中检测朗读,期末检测说话,以考察学生普通话朗读及口语运用程度,在市语委普通话测试前再次进行整体指导与检测练习.学生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与集中技能检测相结合,要重视平时随堂的检测. 一年一期期中检测 通过对字词的发音,测查学生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能力水平;测查学生对常用字词发音的掌握程度. 一年一期期末检测 通过测查单音节、多音节词语的发音,进一步测查学生声、韵、调的能力水平,及多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掌握程度,测查变调、轻声、儿化等音变能力水平.测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水平 一年二期期中检测 内容:朗读 目的:测查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要求:能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语音规范.要做到正确、流利,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连读音变以及语调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并且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颠倒、不回读. 2、语速恰当 3、语调适当 4、音量适中 一年二期期末检测 内容:说话 目的:测查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 要求: 语音标准 词汇、语法规范,要求无典型的方言词汇、典型的方言语法格式以及明显的语病. 自然流畅 能说满三分钟 第五部分 教学建议 一、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突出技能训练. 二、声、韵、调、词汇、句子、朗读、说话等内容交叉进行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效率,讲究使用性,操作性.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多样化. 四、可增加趣味性、专业性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技能. 五、每节课课前可安排两到四位同学进行台前练习,朗读、演讲、及其他形式的语言表演均可,每学期期初布置方案,每节课具体落实,持之以恒. 六、选拔普通话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个别辅导与小组学习,以点带面. 七、重视课后练习,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生活语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艺术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课是幼师职业中专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智力、能力全面发展,进行职前专业技术培训的重要课程,是幼儿教育师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序及就业的需要,按照"适度"、"够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美术课程分为幼师美术专长班教学标准和非幼师美术专长班美术教学标准.幼师美术专长班美术教学使学生具备幼儿园美术教学和幼儿园美化的业务能力及基本素质.非幼师美术专长班美术教学要使学生具备幼儿教师必备的美术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丰富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了解儿童美术心理和幼儿美术教育规律.培养他们适应幼儿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美术基本技能和适应学科教学的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二、各学期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目标: ㈠ 美术常识 目标:1、了解什么是美术 2、了解美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3、了解美术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 4、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内容设置:1、美术的概念 2、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3、美术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 4、美术在幼儿园的用途 ㈡ 简笔画 目标:1、懂得简笔画的造型特点与规律 2、掌握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3、能熟练地画出各种器物、景物、动物以及人物的简笔画形象 内容设置:1、简笔画的造型规律 2、器物简笔画 3、景物简笔画 4、动物简笔画 5、人物简笔画 ㈢ 造型基础 目标:1、掌握立方体物体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画法 2、掌握圆形物体的透视画法 3、学会单个物体和成组物体的线结构画法 4、掌握构图要求和比例结构关系 ㈣ 美术鉴赏 目标:1、了解构成绘画的基本要素 2、了解会画作品中的节奏与韵律 3、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内容设置:1、美术欣赏常识 2、绘画中的点、线、面3、绘画中的色彩 4、绘画中的节奏与韵律 第二学期目标: ㈠ 色彩知识 目标:1、了解色彩三要素 2、熟悉原色、间色、复色 3、懂得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觉和感情 4、学会调色配色 内容设置:1、色彩常识 2、色彩三要素 3、原色、间色、复色 4、色彩的知觉与感情 ㈡ 卡通画 目标:1、掌握卡通画的画法步骤和表现技法 2、掌握卡通画的造型特点和规律 3、能熟练地描摹各类形象 4、能熟练地进行创编设计 内容设置:1、卡通画的造型特点和方法 2、卡通画的画法步骤 3、卡通画的画法步骤 4、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和色方法 5、卡通画的造型训练 ㈢ 美术鉴赏 目标:1、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种类 2、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3、了解工艺美术作品中美的因素 内容设置:1、工艺美术品的点、线、面与装饰美 2、工艺美术品的结构、比例与轮廓美 3、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美 4、工艺美术品的材质美 5、工艺美术品的的技艺美 第三学期目标 ㈠ 幼师美术专长班课程内容和目标 1、素描 目标:① 使学生了解素描的一般常识 ② 掌握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的造型方法 ③ 画面构图合理,结构较准,画法正确 ④ 理解受光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内容设置:① 素描的概述 ② 素描的种类及其特征 ③ 素描工具的使用 ④ 结构素描的造型训练 ⑤ 明暗素描的造型训练 2、图案 目标:① 了解图案与生活的关系,初步懂得图案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掌握图案造型和图案构成 的基本技能以及绘制技法. ② 画面整洁精致,色彩明快 ③ 纹样组合合理,美观,着色均匀 内容设置:① 图案与生活 ② 图案的形式法则 ③ 几何图案的构成要素与组织 ④ 具象图案的造型方法 ⑤ 图案纹样的组织 ⑥ 图案制作 3、装饰画 目标:① 掌握装饰色的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的物理特性,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 ② 画面绘制精良,色彩美观明快 ③ 熟练地进行创编和绘制 内容设置:① 装饰色彩知识 ② 装饰色彩的观察方法 ③ 装饰色彩静物写生中的构思、造型与构图 ④ 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 4、美术鉴赏 目标:① 对中外雕塑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② 提高欣赏雕塑作品的能力,达到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的目的 ③ 对中外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④ 熟知工艺美术和生活的关系 内容设置:① 雕塑的形式之美 ② 雕塑的情感表达 ③ 工艺美术与生活 ④ 建筑的形式之美 ㈡ 非美术专长班目标 1、图案 目标:① 了解图案与生活的关系,初步懂得图案美的法则,熟悉几何图案的构成法则和具象图案的造型方法和组织原理. ② 绘制方法熟练,画面精致美观,具有装饰美感 内容设置:① 图案与生活 ② 图案的形式美 ③ 几何图案的构成要素 ④ 几何图案的组织 ⑤ 具象图案造型 ⑥ 图案纹样的组织 2、手工 目标:① 密切联系幼儿美术教学实际,利用各种材质,通过各种成型方法进行手工设计制作练习,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② 所制作的作品精致美观,有独创性 内容设置:① 设计与生活 ② 手工艺品的类别 ③ 纸工造型与技法 3、美术鉴赏 目标:① 对中外雕塑的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 ② 提高对雕塑作品的欣赏水平,达到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鉴赏力的目的. ③ 对中外建筑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 ④ 熟知工艺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内容设置:① 雕塑的形式之美 ② 雕塑的情感表达 ③ 工艺美术与生活 ④ 建筑的形式之美 第四学期目标 ㈠ 幼师美术专长班目标 目标:① 能独立完成完整的画幅,要求构图合理,形体结构基本准确 ② 画面有较好的空间体积关系 ③ 技法熟练,画法正确 内容设置:① 各类静物的明暗造型训练 ② 素描风景画法 2、写生色彩知识 目标:使学生认识条件色及其变化规律,了解色彩的空间变化规律,学会组织画面色调. 内容设置:①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② 条件色及其变化规律 ③ 绘画色调 ④ 色彩的空间变化规律 3、水粉画 目标:① 熟练地利用水粉颜料进行色彩造型 ② 画面构图合理,色彩关系、空间关系好 ③ 形体表现到位,形象、色彩生动,用笔生动 内容设置:① 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 ② 写生色彩的表现方法 ③ 水粉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4、装饰画 目标:掌握风景装饰画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方法.联系幼儿园美化实际和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装饰画的创编设计,从而使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 到提高. 内容设置:① 装饰风景画的造型特点与表现方法 ② 装饰风景画临摹 ③ 装饰风景画创编 5、手工 目标:密切联系幼儿教学实际,学会利用纸、泥等材质,通过合理的形成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内容设置:① 设计与生活 ② 手工艺品的类别 ③ 纸工造型与技法 ④ 泥工造型与技法 6、幼儿美术教育 目标:① 能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 ② 能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 ③ 能制完美术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 ④ 能组织儿童上好美术课 ⑤ 能组织领导儿童的美术活动 ⑥ 能分析和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内容设置:①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②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③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④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⑤ 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⑥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㈡ 非美术专长班 1、幼儿美术教育 目标:① 能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 ② 能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 ③ 能制定美术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 ④ 能组织领导儿童上好美术课 ⑤ 能组织领导儿童开展美术活动 ⑥ 能分析和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内容设置:①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②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③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④ 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⑤ 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⑥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2、装饰画 目标:① 掌握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② 能用装饰画的表现形式进行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 ③ 能根据某个题意进行装饰画创编 ④ 能根据幼儿园环境美化要求设计装饰画 内容设置:① 装饰色彩静物的临摹与写生 ② 装饰色彩风景画的临摹与写生 ③ 装饰色彩画创编 3、图案应用 目标:① 学会设计校园海报、幼儿园招贴画 ② 学会制作贺卡,能设计出形式美观大方的节日贺卡 ③ 能运用所学图案知识和表现技巧美化幼儿园的环境 内容设置:① 招贴画设计 ② 贺卡设计 ③ 幼儿园装饰图案设计 第五学期 ㈠ 幼师美术专长班目标 1、中国画 目标:①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特点 ② 通过临摹或写生练习,掌握白描、工笔淡彩、写意花鸟 虫鱼的画法 ③ 通过临摹练习,掌握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④ 掌握幼儿园水墨画课的教学方法 内容设置:① 中国画常识 ② 花卉的结构和形态 ③ 白描花卉技法 ④ 工笔淡彩画法 ⑤ 写意花鸟画法 ⑥ 山水画的基本规律 ⑦ 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⑧ 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 2、水粉画 目标:① 熟练地进行色彩和风景静物写生 ② 适应儿童水粉画的教学示范 ③ 准确地画出写生对象的色彩关系 ④ 造形准确、生动,塑造充分 内容设置:① 水粉静物写生 ② 水粉风景写生 ③ 儿童水粉画练习 3、素描 目标:① 掌握线面结合的素描人物画法 ② 掌握人体各部长度比例 ③ 画准人物头部五官的位置和比例及结构关系 ④ 能画出人物的动态表情 内容设置:① 儿童头像画法 ② 儿童全身像画法 ③ 成年人头像画法 ④ 成年人全身像画法 ⑤ 儿童组合画法 ⑥ 成年人与儿童组合画法 4、手工 目标:① 利用线状或带状材料纺织出美丽的手工制品 ② 能制作造型生动的布玩具 ③ 能创造性地制作手工教具 内容设置:① 布玩具的造型与制作 ② 成品物的再创造 ③ 手工制品的综合设计 5、图案应用 目标:① 掌握校园海报、幼儿园招贴画等广告的设计方法 ② 能设计制作出美观大方的节日贺卡 ③ 能为幼儿园设计美化环境的装饰图案 内容设置:① 招贴画设计 ② 贺卡设计 ③ 幼儿园装饰图案设计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 目标:① 学会编写美术课程计划 ② 学会编写教案 ③ 学会进行美术试教 ④ 学会辅导幼儿美术活动 内容设置:① 编写低年级幼儿班美术课教学计划 ② 编写低年级幼儿班美术课教案 ③ 编写美术活动教案 ④ 试讲练习 ⑤ 美术教学观摩 ㈡ 非美术专长班目标 1、中国画 目标:①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特点 ② 通过水墨花鸟画的临摹练习,掌握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巧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③ 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内容设置:① 中国画常识 ② 写意花鸟画法 ③ 山水画法 2、手工 目标:① 学会用橡胶泥制作多种动物形象 ② 掌握两三种布玩具的制作方法 ③ 学会用带状材料编织两三种手工作品 内容设置:① 泥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② 布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③ 手工编织设计 3、幼儿园环境布置 目标:① 能设计幼儿园环境布置方案 ② 能绘制装饰画、制作装饰物 内容设置:① 墙面布置的形式 ② 设计和布置墙面的原则 ③ 设计和布置墙饰的方法 第四部分 各学期教材安排 一年一期:《绘画》一册、《简笔画》、《美术鉴赏》 一年二期:《图案》一册、自选儿童卡通画教材 二年一期: 1、非美术班:《手工》一册、《美术鉴赏》、《图案》二册 2、美术班:《图案》二册、《素描》、《绘画》二册 二年二期: 1、非美术班:《幼儿美术教学法》、《绘画》二册、《图案》二册已发 2、美术班:《美术鉴赏》、《幼儿美术教学法》、《手工》一册、《绘画》二册已发 三年一期: 1、非美术班:《绘画》三册、《手工》二册、《图案》二册已发 2、美术班:《绘画》三册、《手工》二册、《图案》二册已发、《幼儿美术教学法》已发 第五部分 教学案例 课题:透视基础 教学目的:介绍学习研究透视现象与透视规律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了解透视学基本原理,树立起立体空间观念,为研究形态奠定基础. 教学要点:1、透视概念;2、透高的基本术语;3、基本的透视现象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堂讲解: 一、透视现象 如图(略)在一张较厚的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将正方形的三条边切开,然后将纸竖起来,把正方形折成水平状态,观察折成水平状态的正方形与原来垂直状态的正方形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弄清下列问题: 1、远处边的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正面看方形变成了什么形? 2、左右两条边的长度和相互位置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本来一样大小的物体,由于距离观察者的远近距离不同,看上去发生了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图例(略) 二、透视概念 在绘画中处于视域之内的立方体物往往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二维的画面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以真实的再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如图(略) 透视是绘画艺术的重要法则之一,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透过平面看到的景物毫不错位地画在这个透明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即该景物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略).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学科,称为透视学.在本阶段教学中,将学习研究其中的部分内容. 三、透视的基本常识(根据图列说明)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心点:观察者眼睛正前方所对的一点 3、画面:一个假想的透明画,在画者眼睛正前方,正面对着画者的眼睛.范图所示(略). 4、基面:相当于大地的水平面. 5、视线:视点至被观察物任意一点的连线. 6、视域:固定注视方向时所能见到的范围. 7、视锥:汇聚到眼睛瞳孔内无数视线形成的圆锥.人在60度角圆锥范围内看景物才清晰. 8、视平线:通过心点与观察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9、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形体边线,在透视中伸向远方,最后汇集于一点,这一点就叫消失点,有的称为灭点. 10、天点:近低远高的倾斜物体,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11、地点: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12、平行透视:置于视域内的立方体,有二个面与画面平行时的透视. 13、 成角透视:置于视域内的立方体,上下二面与画面垂直,没有任何一面与画面平行时的透视. 案例分析:在一幅有建筑物的风景画(或风景照)中,通过分析找出建筑物的消失点,画面的视平线、天点、地点、心点. 巩固提高: 一、答问:1、什么叫透视? 2、透视的核心规律是什么? 二、操作题 1、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方法分别绘制不同位置的立方体.参看图例(略)成角透视立方体绘制参考步骤如下: ① 先画视平线及与视平线垂直的高 ② 在视平线上确定消失点 ③ 从垂线的两端向两消失点引连线 ④ 确定立体两侧面的宽度 ⑤ 由立方体两侧面远处边线的两个端点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两消失点引连线 ⑥ 将立方体的轮廓加粗,立方体即画成. 2、用结构素描形式表现立方体物体 参考步骤如下(画纸盒) ① 选择最佳位置观察写生对象,用直线画出纸盒的长宽比例 ② 借助纸盒的内部结构,表现并检查纸盒的透视变化 ③ 画出纸盒局部的位置(各色块的大小位置) ④ 深入刻对象并画出线条的粗细、虚实变化,生动地表现出对象的空间直观感觉 钢琴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钢琴课程(琴法)是中等幼师师范学校音乐学科类其中的一门课程之一,它既分为专业必修课又可在选修课中得到补充和提高.通过学习钢琴基本技能,掌握钢琴自弹自唱的基本技巧,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练习大量的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钢琴即兴创作配弹,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音乐鉴赏、听辨、改编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基本功,为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工作,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等打下良好基础. 一、基本概念 1、加强素质训练、提高音乐感受 学习钢琴,不仅仅是学习怎样弹或让学生弹熟了就可以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如音符的长短快慢,音响效果的强弱各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等.只有学生的音乐感受提高,音乐素质随之而上,这样弹奏出来的曲子的音乐表现力才强. 2、正确认识学习,充实学习内容 要适量的给与学习和练习内容,学生学习技能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有半途而废的现象.开始学习很认真,随着知识的深入,难度加大,感觉到学习的困难,想放弃,久而久之,一次比一次退步.因此,首先培养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定量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学生更容易坚持认真学习.从而,加强了学习自觉性,丰富了学习内容. 3、正确认识专业,注重专业技能 第一,要明确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作为幼师专业,钢琴课是必修课.并且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第二,学生自我调控,如何掌握有关幼师的专业技能.学习钢琴,用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习到钢琴的专业技能,并加强训练. 二、设计思路 1、基本训练 训练学生学习钢琴,先从基本技能知识开始,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训练内容和技巧. 2、乐曲和练习曲的训练 通过学习练习曲训练学生手指基本功及弹奏能力.学习乐曲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3、自配 自弹 自唱 通过多种技巧性训练,在学生掌握弹奏技能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达到自配、自弹、自唱的能力,提高自弹自唱的水平.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合格而优秀的幼师. 2、学习钢琴技能知识不同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关键是'学',重点是'练'.这就是钢琴学习的基本方式.加强基本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看谱视奏和自配、自弹、自唱的能力,为幼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期目标 1、基本能力的训练 学习钢琴,先从非连音学起,培养学生有正确的手指弹奏感,站得稳、立得住,为连音学习打好基础. 2、基本功的训练: 钢琴练习曲是培养学生的手指技能及基本功的训练,一学期内要有一定适量的练习曲学习,提高学生手指弹奏的基本功. 3、音乐表现力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乐曲学习中,因为乐曲有一定内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培养学生对每一首乐曲的学习要多听多想,体会音乐情绪和通过弹奏如何达到所想象的境界.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内容结构表 知识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内容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基础课 基本练习 5 基本练习 5 基本练习 5 基本练习 5 基本练习 5 技巧课 练习曲 20 练习曲 20 练习曲 25 练习曲 25 练习曲 25 音乐素养 表现乐曲 30 乐曲 30 乐曲 60 乐曲 60 乐曲 60 配弹课 歌曲 10 歌曲 10 编配常识 45 编配常识 45 编配常识 45 方法与 伴奏课 弹奏常识 10 弹奏常识 10 歌曲伴奏 27 歌曲伴奏 27 歌曲伴奏 27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要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教学. 2、要借助学生对音乐有兴趣的机会大量灌溉知识. 3、在教学中少讲多示范,严要求、高标准正确而规范的指导学生. 4、要全面培养每位学生的才能,不要重点抓个别典型. 5、加强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基本技能. 艺术幼师专业声乐(唱歌)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声乐课是幼师职业中专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智力、能力全面发展,进行职前专业技术培训的重要课程,是幼儿教育师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就业的需要,按照"适度"、"够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声乐课程分为幼师音乐方向班级教学标准和非音乐方向班级声乐教学标准.幼师音乐方向班级声乐教学和非音乐方向班级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幼儿园唱歌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幼师音乐方向班级声乐教学进一步要求学生具备声乐表演和指导排练幼儿园声乐类节目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声乐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发声基础知识、发声基本技巧,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提高音乐素养,了解儿童歌唱心理和幼儿歌唱教学的教育规律.培养他们适应幼儿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声乐基本技能和适应学科教学以及进行活动的的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学期课时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合计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学分 备注 一学年 二学年 三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专业基础课 声乐(非音乐方向) 2 2 2 2 2 200 10 声乐(音乐方向) 2 2 4 4 4 320 16 二、各学期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目标: ㈠ 歌唱的基本方法. 目标:1、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 2、掌握歌唱正确的呼吸. 3、懂得歌唱需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4、了解歌唱需要运用共鸣. 5、了解歌唱要讲究咬字吐字. 内容设置:1、歌唱的基本知识. 2、声乐学习的基本要求及规律. 3、嗓音的卫生与保健. ㈡ 呼吸练习 目标:1、了解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呼吸是歌唱的源泉. 2、掌握体会正确的吸气方法. 3、掌握体会正确的呼气方法. 内容设置:1、呼吸的重要性说明,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2、呼吸练习时身体姿势的要求,姿势是发声的源泉. 3、吸气练习. 4、呼气练习. 5、练习呼吸的方法. ㈢ 发声练习 目标:1、掌握正确的起音方法. 2、正确掌握喉咙打开的方法,充分打开喉咙,形成正确的口形. 3、体会和掌握正确的喉头位置. 4、体会掌握声音气息的流畅、连贯. ㈣ 歌唱练习 目标:1、体会掌握歌唱正确的姿势以及歌唱时气息的运用. 2、掌握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4到6首初级难度的歌曲或儿童歌曲. 3、掌握演唱中理解和分析作品,增强艺术感染力. 内容设置:1、演唱音域跨度不大的儿童歌曲. 2、演唱初级难度的声乐艺术歌曲. 3、欣赏讲解声乐艺术歌曲. 4、分析处理声乐艺术作品,为演唱整体布局. 第二学期目标: ㈠ 呼吸练习 目标:1、掌握正确的姿势进行呼吸练习. 2、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 3、掌握正确的呼气方法. 4、掌握呼吸时"支点"的运用. 内容设置:1、运用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进行呼吸训练. 2、吸气练习,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 3、呼气练习,歌唱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的状态. 4、呼吸练习时找气息的支点. ㈡ 发声练习 目标:1、用正确的气息支持,声音连贯而流畅. 2、掌握和体会运用用腹肌的力量. 3、在自然声区能稳定喉头. 4、体会发声练习时舌的位置. 内容设置:1、连音流畅练习. 2、跳音练习. 3、自然声区的稳定喉头的练习. 4、母音平衡的练习. 5、共鸣练习. ㈢ 歌唱练习 目标:1、保持歌唱时正确的姿势. 2、歌唱时正确的运用气息. 3、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4到6首初级难度的歌曲或难度稍大的儿童歌曲. 4、演唱歌曲时在保持正确的发声方法时,有一定的表现力. 内容设置:1、歌唱时保持良好的姿势. 2、演唱难度稍大的儿童歌曲. 3、演唱初级难度的艺术歌曲. 4、分析作品处理作品. 5、欣赏艺术歌曲. 第三学期目标 ㈠ 幼师音乐方向班级声乐课程内容和目标 1、呼吸练习 目标:① 告诉学生呼吸练习对歌唱的重要性,坚持呼吸练习. ②掌握 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来进行呼吸练习. ③掌握正确的 吸气练习方法. ④掌握正确的 呼气练习方法. 内容设置:① 胸腹式联合呼吸练习. ② 体会不同的用气. ③ 换气练习 ④ 几种不同的吸气、呼气方法练习. 2、发声练习 目标:① 做到发声练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② 音域不大的连音练习做到流畅而连贯,声音自然. ③ 跳音练习腹肌有力,声音灵活有弹性. 内容设置:① 正确的姿势要求 ②连音练习. ③ 跳音练习 ④ 声音流畅的练习. ⑤ 母音平衡的练习. ⑥ 共鸣练习. 3、歌唱练习 目标:① 运用正确的气息自然地演唱歌曲. ② 演唱较大难度的儿童歌曲. ③ 演唱几首初中级难度的歌曲. 内容设置:① 歌唱时的姿势要求. ② 歌唱时气息运用. ③ 演唱难度较大的儿童歌曲. ④ 演唱初中级难度的声乐艺术歌曲. ㈡ 非音乐方向班级是声乐课程内容和目标 1、呼吸练习 目标:(1) 保持呼吸时正确的姿势 (2)保持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 (3)掌握呼吸时支点的感觉. 内容设置:①正确姿势要求 ② 吸气练习 ③ 呼气练习 ④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练习气息 2、发声练习 目标:① 练声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② 连音练习时声音连贯流畅,声音自然圆润,跳音练习时声音灵活有弹性. 内容设置: 训练正确的站立姿势 声音连贯的练习. 跳音练习. 母音平衡的练习. 3、歌唱训练 目标:① 用正确的姿势演唱歌曲. ② 正确运用气息和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③ 能运用共鸣演唱歌曲. ④ 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4到6首难度稍大的儿童歌曲和艺术歌曲. 内容设置: ① 训练和要求正确的歌唱姿势. ② 正确的运用气息进行歌唱的方法. ③ 难度稍大的儿童歌曲演唱. ④ 初级难度艺术歌曲的演唱. 第四学期目标 ㈠ 幼师音乐方向班级声乐课程内容和目标 1、呼吸练习 目标:① 能较熟练地进行胸腹式联合呼吸练习. ② 吸气自然到位. ③ 呼气控制运用自然 内容设置: ①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训练. ② 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练习. 2、发声练习 目标:(1)流畅自然地连音发声. (2)跳音自然、灵活而有弹性. (3)母音基本达到了平衡. (4)音域有所扩展. 内容设置: ①连音练习. ②跳音练习 . ③ 母音平衡的练习. ④ 扩展音域的练习. 3、歌唱练习 目标:① 歌唱时能较熟练的运用气息、控制气息. ② 能演唱1到2首难度大较复杂的儿童歌曲. ③ 能进行初中级难度艺术歌曲的演唱. 内容设置: ①难度大较复杂儿童歌曲演唱练习. ②初中级难度艺术歌曲演唱训练. ③作品分析与处理讲解. ㈡ 非音乐方向班级声乐课程内容和目标 1、呼吸练习 目标:① 较熟练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进行呼吸练习. ② 吸气能基本到位,呼气能有所控制. 内容设置:①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练习. ② 吸气训练. ③ 呼气控制练习. 2、发声练习 目标:① 连音能做到连贯、流畅,声音自然圆润. ② 跳音灵活有弹性. ③ 连、跳音结合衔接自然. ④ 音域有所扩展. 内容设置:① 连音的流畅连贯练习. ② 跳音练习. ③ 连、跳音结合的练习. ④ 扩展音域的练习 3、歌唱练习 目标:① 能进行难度较大儿童歌曲的演唱. ② 把握初中级难度艺术歌曲的演唱. ③ 能对作品进行简单分析处理,增强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内容设置:①难度稍大艺术歌曲的演唱. ② 难度稍大儿童歌曲的演唱. ③ 分析讲解处理示例作品. 第五学期 ㈠ 幼师音乐方向班级课程内容和目标 1、发声练习 目标:① 连音练习连贯、流畅,声音控制自如. ② 通过腹肌的控制,跳音灵活而有弹性. ③ 通过共鸣练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声音的声音共鸣 ④ 通过扩展音域的练习,音域得到了扩展. 内容设置:① 连音练习. ② 跳音练习. ③ 共鸣练习 ④ 扩展音域的练习. 2、演唱练习 目标:① 较熟练地运用发声方法演唱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 ② 能较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 ③ 能较好自然地运用发声的技巧. 3、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目标:① 掌握了解儿童阶段声音的特点. ② 掌握训练童声的基本方法. ③ 掌握童声训练的基本要求. 内容设置:① 童声的特点. ② 童声训练的方法. ③ 童声训练的要求,歌曲的选择. ④ 童声训练注意事项. ㈡ 非音乐方向班级目标 1、呼吸练习 目标:① 较熟练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进行呼吸. ② 歌唱要求的气息能吸到位 ③ 能较自如的控制气息的呼出. 内容设置:① 吸气练习. ② 呼气练习 ③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练习. 2、发声练习 目标:① 连音练习较流畅、连贯. ② 跳音灵活有弹性. ③ 莲、跳音结合练习和扩展音域的练习有一定的进展. 内容设置:① 连音练习. ② 跳音练习. ③ 连、跳音结合练习和扩展音域的练习. 3、歌唱练习 目标:① 能较完整地、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较大难度的儿童歌曲. ② 能较完整地演唱难度不大的艺术歌曲. 内容设置:① 难度较大儿童歌曲的演唱. ② 难度较小艺术歌曲的演唱. ③ 示例进行作品分析和处理.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1、声乐教学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让学生规范学习,启蒙阶段要在老师指导下走上正确的歌唱道路,避免走弯路和误人歧途.学生与教师之间要互相信任,真诚合作,默契配合,使声乐教学中的|"教"和"学"的矛盾得到统一. 2、声乐学习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思想.声乐学习是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好高骛远. 3、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练.多看、多听能广采博学,把别人的经验教训,转换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想就是要求练唱时,不但要用嗓子练,还要用脑子、用心练,因歌唱是意识和肌肉的双重活动.多练就是要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4、要求学生要与艺术实践紧紧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唱实践活动.因为歌唱艺术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在歌唱实践中,才能总结经验,得到发展和提高. 舞蹈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基本理念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舞蹈传承方式的影响和舞蹈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习惯"口传身教",学生也习惯于静坐悉听、模仿.因而课堂使教师疲惫至极,学生也难以接受知识.由此,学生缺乏创造力而只会一味地模仿、整日拥挤在一个群体空间里只吸收,不处理,只接受,不投入,居高临下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意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师专业舞蹈课程的新理念则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舞蹈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舞蹈,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舞蹈教育理念.这给师范幼师专业舞蹈课的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设计思路 1 、学制: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一期,总共三年. 2、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基本掌握舞蹈基训.古典舞身韵.技巧、几个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掌握各种形式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及表演表现能力,能完成舞蹈教案的编写.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幼儿舞的教学与创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二年半的学习,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及基本理论知识;认识理解舞蹈基训的重要性,即芭蕾基训、古典舞身韵和技巧动作技术与技能,认识理解幼儿舞的创编;深刻理解幼儿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能力及教学法,突出师范性. 2、面对现在幼师生源知识基础水平良莠不齐,幼师毕业生舞蹈理论水平差、综合能力差、创编能力低下的状况,必须解决几大问题,合理安排各项目的比重增加舞蹈基础知识,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实习课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和创编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挥个性与特长,采取一、二学期普修基础知识,三、四学期分兴趣爱好加强舞蹈方面的知识学习,即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课时比重不同,为社会培养普通的幼师人才,也培养出较专业型的舞蹈幼师人才. 二、学年目标 第一学年.芭蕾基训,包括地面训练、把杆训练、古典舞身韵和技巧训练,使学生基本理解身体的开、绷、直及基本舞姿和舞蹈的基本元素,认识理解舞蹈基训的动作技术与术语,深刻理解舞蹈内在的美,提升审美能力. 第二学年.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拉丁舞、外国舞蹈、幼儿舞教学为主体,使学生了解认识几个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弘扬民族舞蹈,理解多元文化,提高幼儿舞的表现表演能力、舞蹈欣赏能力,深刻了解幼儿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学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及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认识理解幼师舞蹈的教学任务、舞蹈基本术语、内容、形式、人体结构.舞蹈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记录方法.理解创编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歌伴舞、小舞剧等的方法和实践能力,深刻理解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及进行教案的编写与实践. 三、学期目标 三年制幼师两年半在校学习,共分五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学期目标:通过芭蕾基训为主,古典舞的基本手位,脚位的训练及组合,地面训练,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舞蹈基训中的开、绷、直,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术语及技能,具有一定软开度,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第二学期目标:古典舞身韵元素组合及技巧训练,学生能认识和理解组合舞蹈动作的各个元素及技巧在舞蹈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舞蹈素质与审美能力及表现表演力. 第三学期目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为主,现代舞、外国舞.舞蹈欣赏和舞蹈表演为辅,使学生认识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与风格,弘扬民族舞蹈,了解现代舞及国外的一些基本舞蹈,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面. 第四学期目标:幼儿舞蹈训练为主体,部分基训为辅,使学生深刻理解幼儿舞的基本特点,表现表演能力,能够完成每个成品舞的学习任务,包括独舞、集体舞等,认识和理解幼儿舞的基本特点,创编与教学的理论知识. 第五学期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了解认识幼儿舞蹈创编的选材、主题与结构,能捕捉儿童形象及典型动作,学习了解动作设计、音乐组合、舞台美术的使用,人物化妆等方面的知识.深刻理解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及教案编写与实践.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 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幼师舞蹈专业基础课程 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地面软开练习 108 古典舞身韵元素组合训练、技巧训练 108 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组合欣赏课. 124 幼儿基本舞步.幼儿舞 124 幼儿舞创作编排与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教案编写,教学实践、理论知识 188 专业主干课程 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地面软开练习 古典舞身韵元素组合训练、技巧训练 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国外舞蹈.欣赏课,表演课 200 幼儿舞包括成品舞中的独舞、集体舞、基本理论知识 200 幼儿舞创作编排与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教案编,教学实践、理论知识 二、内容标准 根据授课人数、层次参差不齐,以抓住优良,扶持中等,带上合格,促进学生各层面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为原则,各学期内容的标准分为: 第一学期内容标准:芭蕾舞基训,包括把杆与中间练习部分,学生合格率在80%以上,30%达到优良级.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合格率在90%以上,优良率达到60%,地面软开训练,学生腰、腿软开度60%以上达标,30%达到优秀,20%达到良好. 第二学期内容标准:古典舞身韵元素组合合格率85%,技巧达到80%的合格率. 第三学期内容标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组合,成品舞以及现代舞、国外舞的表演,动作优美,节奏感强,表现力丰富,能够很好地表现舞蹈的动作及风格特点,达标率在85%以上.具有一定的舞蹈欣赏能力与表演能力. 第四学期内容标准: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幼儿舞蹈的动作及成品舞,有较强的表演表现能力,掌握多形式、多民族幼儿舞蹈的表演,做到能跳会教.达标率在85%以上. 第五学期内容标准:能够使学生独立或合作创编幼儿舞蹈.歌舞.小舞剧等,能组织小型的表演活动,编写出详细的幼儿舞蹈课教案,并能从事教学课堂实践,技能与理论考试达标率在80%以上. 第四部分 教学方法与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所谓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本体感官来感知动作,获取经验与感性认识,同时启发学生思维去理解动作原理,为知识技能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综合教学法.是指通过开展各类综合活动,如音乐、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进行舞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师范能力. 二、教学建议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般使用口传身授、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入学之初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和舞蹈技能训练.但对于大部分的幼师学生来说,幼儿舞蹈教育并不需要高难度、高技巧的动作训练,更多的是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师范能力的整合发展,体现舞蹈课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幼儿教育实际需要的相互作用,体现舞蹈知识与师范能力,学与教和教育取向之间的关系,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单一的生理技能训练还要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教学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和师范能力综合发展的效应.在此同时,通过在舞蹈教学领域中运用幼儿律动、歌表演、表演舞、集体舞以及童话剧等综合舞蹈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舞蹈知识技能解决与幼儿音乐舞蹈教育中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加深对"舞与歌"、"舞与乐"等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其次,吸收音乐、美术、戏剧、哑剧等艺术思维模式的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一些偶然性的、变化的动作感知和控制,激发学生改变机械地使用舞蹈动作知识,并把一些出乎意料的可能性动作和组合列入课堂教学和舞蹈创编中,从而实现学与教的转化. 三、个案示例 幼儿基本舞步的学习,它包括了走步、小碎步、娃娃步、进退步、错步、十字步、踵趾步、点步、踏踮步、小跑步、后踢步、跑跳步、滑步、长跑步、蹦跳步、前踢步、踏踢步、踏跳步、跳颠步等基本步.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是学生了解动作术语及要领,然后进行基本动作教学,采取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教完了各种舞步动作技术后,让学生进行教学过程和步骤的总结.然后利用所学基本舞步进行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编排,从单一的短句到多个短句的组合,最后到小舞蹈的完整编排,音乐可以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己选定,形式不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学生完成了自己的编排任务后,可以将所编舞蹈教给同学,相互学习,形成自主学习与探讨的学风,同时教师则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指导,这样理论与实践同时进入课堂,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教与学互动的目的. 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二、分解动作进行教学; 三、完整动作的学习 四、音乐伴奏学生练习,指导差生; 五、分组练习,选出骨干小组长; 六、学生尝试教学步骤与方法; 七、利用所学舞步,进行单一短句编排或各个短句组合的编排; 八、小型幼儿舞蹈的编排,教师给定音乐或学生自选音乐; 九、学生互相交流将自己所编排的舞蹈教给同学; 十、教师总结点评,讲解教学步骤与方法,提出要求,指导出不足. 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 修课方式:必修课 授课时数:72课时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也出现了新所未有的变化,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教育组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家长的重视,对幼儿教育的有关立法工作也正在逐步进行.要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于幼儿教师.为了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在进入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前,能较好地认识幼儿园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树立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工作技能,以适应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学习培训的三年中,系统认真地学习《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她们取得幼师资格证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设计思路 国家关于中等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规定,《幼儿教育学》是一门必修的教育理论基础课,要求开设两个学期72课时. 二年一期每周两课时,学习幼儿教育一般理论,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幼儿园课程.一年二期学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通过学习,使未来的幼儿教育掌握幼儿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形成基本的教育概念,并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教育的失误,提高教育质量,并进而树立科学育儿的教育思想,增强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教育幼儿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幼儿教师,基本责任是要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将幼儿培养民身体健康,积极主动,乐于学习,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能力,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就必须系统认真地学习幼儿教育理论,学习真正的教育技能.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该学科基本的概念、原理,并能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并深化,树立教育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的观念. 二、学习目标 第一学期:通过学习,具体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的意义、产生与发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实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以及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第二学期:通过学习,具体使学生掌握幼儿园的教学、游戏、日常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组织实施等.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教学内容课时1、绪论 ⑴、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⑵、学习幼儿教育的意义 ⑶、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3课时 2、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⑴、幼儿教育的的概念和意义 ⑵、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8课时 3、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⑴、幼儿园教育目标 ⑵、幼儿园的任务 ⑶、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8课时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教育概述 ⑵、幼儿体育 ⑶、幼儿智育 ⑷、幼儿德育 ⑸、幼儿美育 10课时 5、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⑴、幼儿教师 3 ⑵、幼儿 2 ⑶、幼儿园的环境 2 7课时 6、幼儿园课程 ⑴、课程概述 1 ⑵、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2 ⑶、幼儿园课程方案 6课时 7、 幼儿园教学活动 ⑴、幼儿园园教学活动概述 2 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 2 ⑶、幼儿园常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⑷、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 4 10课时 8、幼儿园游戏 ⑴、幼儿游戏概述 2 ⑵、幼儿园游戏的指导 8课时 9、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⑴、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2 ⑵、幼儿劳动 2 ⑶、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 6课时 10、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⑴、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 ⑵、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课时 11、幼儿园教育评价 ⑴、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 1 ⑵、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3 ⑶、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3 3课时 二、具体目标 概说:要求掌握幼儿教育的概说、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等. 绪论: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的概念,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重点与难点: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教育、幼儿教育的概念,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了解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把握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重点:幼儿教育的概念.难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掌握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幼儿园教育目标,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重点:幼儿园教育的原则.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及层次结构.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系统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对国家与幼儿个人的重要意义,掌握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概念、目标、内容与实施. 重点:四育的目标与实施.难点:意义.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幼儿园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掌握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及专业素养要求,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及创设的原则. 重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难点: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幼儿的特性. 第四部分 检测方案 因《幼儿教育学》属教育理论基础学科,理论性较强,因此,检查学生掌握程度,一是每堂课均布置书面作业并及时检查,二是每个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闭卷考试,三是结合每一章节后面的实践题,联系见习、实习,开展相应的讨论或实践活动,四是提供案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原理进行分析解决. 第五部分 教学建议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的概念及原理,要掌握整个知识框架. 2、课后补充材料要充分利用,另外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幼儿教育实际. 3、每个学期均要安排一定时间的见习与实习. 4、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水平,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谈话、讨论等.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多样化. 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全面和谐的课程体系. 2、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人为本,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能直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入校第一节课开始,就要调查了解他们最有兴趣的体育项目.肯定表扬他们的体育技能闪耀点和潜能,宣传体育明星的榜样力量等.鼓舞激励同学们的运动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持久地爱好参与各自有兴趣的运动项目,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突出幼师体育教学特点.学生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大都会兼任或专任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工作,故要求课程的后期教学有"师范性"的色彩.使同学们具备较好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提高体育课的组织教学能力. 第二部分 设计思想 一、学制:在校学习两年. 二、目标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1)按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分类,把教材划分为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内容. 2)以全面锻炼身体为主,把活动方式分为上肢运动、躯干运动、下肢运动、跳跃运动和全身运动等. 3)按发展人体机能的效果分类,把教材划分为有氧和无氧锻炼的内容. 4)按技能或器材分类,可分球类、田径、体操等. 5)按课的目的分类,可分上课、观摩示范课、说课、实习课等. 6)以养生、健身、防治伤病为目标的分类. 2、加大教材内容的选择性与灵活性.以人为本,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准备好多个项目的场所器材,分组组织教学. 3、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淡化传统的体能性、终结性评价状况,全面将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等全面纳入评价范围.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关系、交际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挥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年目标 第一学年目标: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激发培养同学样的运动兴趣,提高改善体能技能的心理品质. 第二学年目标:进一步提高体能和技能水平,初步具备组织教学能力,感悟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第一学期目标:宣传体育与健康的作用与重要意义,让同学们对体育与健康有再深入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运动兴趣与热情,以全面发展体能为重点. 第二学期目标:引导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勤于探索,乐于探究,以及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帮助他们各自选定一两项运动项目并着重提高其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做技能准备. 第三学期:提高巩固体能与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注意观赏体育比赛,培养部分体育骨干参与体育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第四学期:培养同学们的基本组织教学能力,丰富体育理论知识,提高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第四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见表) 学期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学期 教学内容 课时数 一年一期 广播操 3 一年二期 徒手操 1 身体与心理健康 1 游戏 1 篮球 6 运动创伤处置 1 羽毛球 6 足球 2 运动性创伤的预防 1 篮球 6 田径 3 羽毛球 6 二年一期 队列队形 1 二年二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1 营养与运动 1 足球 1 田径 3 体操 1 足球 2 田径 2 篮球 5 篮球 2 羽毛球 5 羽毛球 2 武术 2 说课 1 学期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 1 示范课 1 实习课 5 二、内容标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组织教学、社会适应六个学习领域共构成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六个学习领域的共同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课余锻炼,社会活动的实践来实现体育课程全面健康育人的功能.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与建议 一、主要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 2、练习法 3、比赛法 4、分组分层次教学 5、信息教学法 二、案例 1、教学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2、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要领 2)发展上肢力量 3)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和两个学生代表示范传接球1分钟.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回答师生技术动作的异同点.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答问,讲解传接球技术要领. 3)教师和骨干分组与每个同学逐一传球一次. 4)同学们分组传球. 5)请代表示范传球30秒.要求同学们看后给予点评. 6)分组传球比赛 《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我国0-6岁的儿童多达1.3亿,占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通过先进的早期教育激发这些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住了早期教育,就是抓住了提高基础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抓住早期教育,其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幼儿园活动设计》主要研究与介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的一般理论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和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课程,根据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概述,第二部分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理论和课程活动设计,第三部分为幼儿园幼儿生活和游戏设计.本课程计划开设两个学期,共计108课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标准 一、总目标 通过对《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理论,掌握幼儿园各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设计原则、步骤等,掌握幼儿园生活活动和区角游戏设计的方法和具体操作规则,这是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认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和不断进取的正确态度,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领域名称 具体目标幼儿园 健康领域 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途径和方法,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设计幼儿体操,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设计幼儿身心保健和体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 语言领域 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因素,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和方法,学会设计幼儿园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和英语学习活动. 幼儿园 社会领域 了解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情商与智商的关系,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学习运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设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 科学领域 了解幼儿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心理逻辑准备特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能根据不同年龄设计科学教学活动,积极动手制作科谱玩具,掌握科谱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态度. 幼儿园 艺术领域 掌握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了解艺术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幼儿绘画、手工技巧,掌握幼儿歌唱活动,韵律活动、节奏活动知识,提高艺术素养,会设计幼儿美术教育方案和音乐教育方案.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标准 《幼儿园活动设计》涵盖了整个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内容,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例证,尤其对幼儿园五个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的一般理论和教育活动设计进行了比较详实的论述.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幼儿健康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幼儿的生理健康是指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能有效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幼儿健康教育要将健康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重视随机教育、渗透教育.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采取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等多种教育方法,通过身体锻炼,促进幼儿机体的生长发育,动作协调、灵活的发展;通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懂得初步的营养、保健、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育十分迅速、旺盛的关键期,并存在着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抓住这一重要时期,让幼儿进行积极的、适宜的体育、体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学习一些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常规,能适应社会环境,为孩子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培养目标. 幼儿在生理发育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幼儿身体的神经、肌肉、骨骼、心血管、呼吸道等的各个器官、系统尚不完善,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身体的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要经常参加适宜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同时,要按时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幼儿的皮肤娇嫩,表皮层薄,易感染和受损伤.幼儿皮下脂肪少,保温差,皮肤散热又多又快,幼儿的神经系统对体温调节作用不稳定,往往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幼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抑制过程较弱,神经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大脑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要避免单调、过多过久的活动. 幼儿的心脏肌肉层比成人薄,心脏的容量也较小,心脏的负荷力较差,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或激烈的活动. 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3~4岁的幼儿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成人的帮助下,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过程中,有了初步的自理能力.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影响大,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动作协调性不够. 4~5岁的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强了,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情绪趋向稳定,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还较模糊,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质逐渐增强. 5~6岁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情感较稳定,生活能自理,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动作更加协调灵活,小肌肉发展迅速. 二、掌握本领域幼儿应学习的内容: 健康领域从"身心保健、身体锻炼"两大方面进行表述.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每学期的生长发育指标均达到相应年龄组的正常水平. (2)在园情绪安定、愉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3)积极主动地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乐于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生活有规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2)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愿意保持生活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洁. (3)学会主动收拾、整理生活用品、玩具和操作材料等.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产生对人体器官的兴趣,初步了解其主要作用,学习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和简单方法.认识疾病对自己生命和生活的影响. (2)喜爱各类食品,知道日常饮食和营养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3)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安全常识,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4)能感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自己身体的影响,对环境有初步的适应能力.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和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初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会利用各种体育器械和废旧材料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身体锻炼活动. (3)愿意参加各种基本动作与基本体操的练习,动作协调、灵活. (4)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愿意大胆尝试,不怕困难,互助合作,坚强勇敢. 三、学习设计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一】 玩轮胎不起眼的废旧材料,通过老师的设计成了孩子们喜爱的体育器材. 课题生成 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选择了玩绳子,他们玩出了多种花样:有的用绳子踩钢丝,有的几人合作玩拔河比赛,有的手拿鞭子赶羊等,他们用同样的材料根据自己不同的认识想出了多种玩法,其乐无穷.因此,在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时,教师将幼儿身边的材料废旧轮胎,涂上红、黄、蓝等多种色彩,在视觉上吸引了孩子,激发了他们游戏的积极性,让他们想出活泼多样、生动有趣的玩法,然后将其融合到体育活动中,改变了以往为达到某一体育教学目标而机械模仿、训练动作的陈旧模式,从而形成"体育活动游戏化".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动作,又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课题名称 玩轮胎(大班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双脚并拢跳进、跳出15—20cm高的轮胎,提高幼儿跳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创造性. 3.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轮胎(每人一只轮胎)、绳子、棍子若干. 2.录音机、磁带、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①幼儿听口令做动作: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原地踏步走. ②队形变化:六路纵队——三路纵队——六路纵队——一个大圆——螺旋形走——开花——六个小圆——六路纵队. (2)听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做运动操《小小运动员》.(自编) 2.基本部分. (1)幼儿分散玩轮胎,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独自玩) 教师:"今天我们用轮胎来锻炼身体,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轮胎分散玩,比一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最有趣." (2)幼儿集中,交流玩法,将新颖、有趣的玩法推广.(滚、钻、旋转、跳、爬、躺、在轮胎上走、轮胎里外走、划船等) (3)幼儿再次玩轮胎.(引导幼儿合作玩轮胎) 教师:"轮胎可以一人玩,也可以许多人玩,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轮胎,看哪些小朋友花样玩得多、合作得好." (4)幼儿集中成六路纵队,请部分幼儿示范表演合作玩轮胎. (5)学习新玩法:跳轮胎. ①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玩法——跳轮胎.将两只轮胎重叠放好,然后双脚并拢,用力跳进轮胎中心,前脚掌轻轻着地,用同样的方法再跳出来."(教师在不同方向正、侧、背面示范讲解) ②幼儿成三路纵队,两人一组跳轮胎,教师注意观察纠正幼儿动作. ③将幼儿集中成梯形,请部分幼儿示范正确的跳轮胎动作. ④再次分散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⑤找好朋友分散练习跳轮胎. (6)玩游戏:"比比谁最快". ①师生共同布置场地. ②介绍玩法:游戏开始,排头幼儿先用学的新本领跳轮胎,然后走过连续排列的轮胎,最后绕棍子、绳子滚轮胎,返回将滚的轮胎放在原位,快速击第二名幼儿的手.游戏依次进行,速度快、动作规范的一组为胜. ③游戏1-2次,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1)小结幼儿活动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红花奖励,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红花鼓励. (2)听音乐,利用轮胎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3)利用提供的绳子、棍子将轮胎送至体育区. 活动延伸 (1)利用轮胎练习合作游戏. (2)户外活动时,鼓励幼儿自创轮胎的多种玩法.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玩轮胎"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幼儿日常易见的废旧轮胎作为活动器械,并涂上鲜艳色彩,满足了幼儿对彩色轮胎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尝试,大胆想像,创造性地发现了多种玩法.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在体能上都有所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幼儿勇敢、团结合作的品质,使整个活动独具特色. 语言发展是指个体对母语理解和掌握的发展过程.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语言内容(语义)和语用等几个方面.儿童语音的发展主要体现语音辩别能力、发音能力和语音意识的产生等几个方面.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辩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一般而言,语言发展水平较好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语音意识.儿童语法的获得是指儿童对母语中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儿童语言内容即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论上的发展和获得.语用能力是指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目的语言情境有效的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善于倾听,才能理解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方式,只有理解才能与别人交流和沟通,幼儿在意识倾听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语音、语调和语义内容的理解水平. 表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乐意用语言表述,能够正确地表述,能够较好地进行个人独白、对话交谈,并能够与别人交流,逐步形成乐于表达、适当表述、能够交流的语言能力.幼儿的语言发展又是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在交流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早期阅读是幼儿在积累多种多样的阅读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幼儿在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丰富生活中,在接触优秀的故事、儿歌、诗歌、谜语等多种儿童文化作品中,在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在运用看图书、讲故事、绘画、制作等多种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感知、欣赏生活美、艺术美的情趣,培养和提高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并逐步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 一、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受先天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儿童语言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在一定的年龄段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发展速度与特点. 3—4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语言发展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会正确发现汉语中的绝大部分语音,但有些音不够准确和清晰. 词汇量增加,掌握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了解较肤浅和具体. 能听懂简单的句子,明白成人说话的意思;能用四五个词语组合的简单句进行表达,但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并用手势、表情等帮助幼儿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自言自语. 经常会问有关人、事、地以及为什么这类问题.喜欢简单的游戏儿歌,对儿歌中押韵和重复的词语感兴趣,很快就能琅琅上口.会讲简单的故事,但是,在讲故事时,经常会把事件顺序颠倒,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部分情节.能自己翻阅画面较大、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的儿童图书. 4—5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掌握词汇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比较注意抽象词语的使用. 基本上能听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在使用简单句的基础上,语言逐渐连续贯起来.通常会讲较长的句子,开始出现少量的复句,如递进句、转折句等. 会在集体中发言,但态度还是有点拘谨.表达不够流畅,喜欢将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如数家珍地告诉别人. 会用面部表情表达情绪,也会从别人的肢体语言中看出别人的情绪. 在别人的提醒下,可以暂时控制自己的音量.可以按逻辑顺序复述故事,但仍不能讲太复杂的故事. 能看懂儿童图书的内容,喜欢接触多种传媒. 5—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内部语言逐渐在自言自语的基础上形成,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逐步发展起来. 词汇量、词汇种类迅速增加. 言语表达能力明确提高,能较清楚、连贯甚至有表情地描述实物和现象,且讲得生动、形象. 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交流,能参加讨论、争论,较广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仍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对多种符号产生兴趣,会创造自己想像的文字,会识别常见文字. 二、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领域目标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结构分析的概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语言领域目标和内容要求,从"倾听,理解"、"表述,交流"、"欣赏,阅读"三方面表述. 1、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会说普通话. (1)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 (2)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地倾听,迅速、准确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 (3)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能识别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2、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1)有与人交谈的愿望或动机,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快乐. (2)能围绕主题,运用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围绕中心、有顺序地表达. (3)会用多种方式清林地提出问题. 3、喜欢听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美. (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文学作品. (2)能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文学作品. (3)喜欢阅读图书,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联系. (4)知道阅读和前书写的基本方法,有良好的阅读、前书写习惯. 三、学习设计语言教育案例: 【案例二】 小雨点来了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课题生成 一场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湿润了整个大地."下雨啦!""下雨啦!"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有的兴奋地仰起脸,张大嘴巴,让雨水亲吻着小脸;有的高兴地念着:"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有的惊喜地发现花瓣上、草地上闪动着颗颗雨珠晶莹透亮,小虫子躲到大树下.有的好奇地问:"小雨点到哪里去了?"……孩子们尽情在雨中嬉戏,小雨点犹如是从天而来的好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了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为幼儿提供感知自然界五彩缤纷现象的机会,我设计了此项活动. 课题名称 小雨点来了(中班散文诗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雨天优美意境,从而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2.丰富词汇:"一行一行的".学习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扩展幼儿想像. 观察,讨论四幅画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讲述.) 活动准备 1.木偶台(背景布置有太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架、小雨点由线穿成若干行). 2.四幅图片(表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 3.录音机、磁带、液晶投影仪. 4.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欣赏散文诗. (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入课题. ①"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 ②"下雨了,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是怎样从天上跑下来的?它跑到大地上干什么?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 (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欣赏散文诗. 老师操作布置在木偶台上的小雨点使其跑动起来,欣赏后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感受下雨时的优美意境. (1)欣赏散文诗第一段. ①"小雨点是怎样从天上跑下来的?"(丰富词汇:一行一行的) ②"小朋友们会像小雨点那样一行一行排好队吗?让我们来试试."(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一行一行地排好队). (2)欣赏散文诗第二段. ①"小雨点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儿园) ②"小雨点都进了哪些幼儿园?"(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完整地说一段话.) ③"小雨点到过的地方会怎么样?你们想看吗?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把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森林、草坪、荷花塘、葡萄架有些什么,都要讲一讲,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讨论讨论."(幼儿自由观察,讨论四幅画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讲述.) ④"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还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如:竹笋钻出来,小蚂蚁顶着小树叶,小雨点把青草当滑梯,"哧溜"一下滑下来……) ⑤"还有的小雨点到哪里去了?" ⑥"小雨点跑到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怎么样?" 3.欣赏散文诗第三段. 小结:散文诗《小雨点来了》有三段,第一段是写小雨点怎样从天上跑下来的,第二段写小雨点跑到大地上千什么,第三段写大家都欢迎小雨点.这首散文诗真好听,让我们边听边讲述. 4.扩展幼儿思维:"小雨点还会跑到哪里,去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雨点来到菜园里,给蔬菜浇水,幼儿模仿小雨点做浇水的动作…… 5.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散文诗. 幼儿自选头饰(小雨点、动物、植物等表演),当小雨点来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儿园、来到花园里、街道上、田野里、大海里……来到整个大地,扮演动物、植物的小朋友便尽情用动作展现小雨点来到后的各种变化,如:花儿使劲喝水,鱼儿欢快地游着,小兔们洗洗澡…… 附散文诗 小雨点来了 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 瞧,小雨点们一行一行的,排着队,跑下来了.一路上,大家都好好地走呀走呀,快快地走呀走呀,不贪玩,不乱跑,不像那个孙悟空,从天上跑下来,一路上翻十八个筋头…… 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 小雨点们跑到大地上千什么?上幼儿园呀.它们有的进了大森林幼儿园,有的进草坪幼儿园,有的进了荷花塘幼儿园,有的进了葡萄架幼儿园……还有的小雨点呀,啪哒啪哒跟着我们跑,跑进我们的幼儿园里来了. 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 欢迎啊,天上来的小朋友——我们的好朋友.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散文诗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小雨点就像孩子们熟悉而亲切的小伙伴,引人遐想.本活动能够针对孩子学习语言的特点让幼儿在听听、说说、看看、做做中欣赏、感受雨天的美好,使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以"下雨声"自然引出,用"跑动"的小雨点来表演散文,引导幼儿感受意境,让人感觉自然,别具匠心.欣赏散文第二段时,用四幅清新优美的图片,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观赏讲述下雨后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架的变化,充分发挥美好的想像,引人遐思.他们仿佛看到了小雨点来了以后,树儿艳绿、花儿更鲜、小草儿青翠欲滴;葡萄纯净晶莹、透亮,竹笋儿使劲钻出地面;小动物欢歌齐舞,尽吸甘甜的雨水等情景,达到了散文欣赏的目的,让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小雨点还会跑到哪儿呢?"一句提问又引起幼儿遐想无限,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拓展了幼儿思维.结束部分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散文边参加表演,有表情、身体的动作去表现诗歌意境,兴趣盎然,使活动进一步得以巩固和深化. 一、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的孩子,他们仍受自我中心状态的束缚,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常以他人的评价代替自我的评价;由于动作发展的不协调,他们接触社会的范围相对狭窄,对社会的规则不了解也不理解,常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团体的规则;他们刚从家庭走向集体生活,十分渴望和他人的共同活动,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交往常遇到困难;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社区,对一切充满好奇,希望了解各种文化的有趣一面.他们在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习得中,逐渐成为适合社会标准的成员. 3~4岁幼儿特点:幼儿刚从家庭这个小社会走出来,开始步入群体学习、交往的生活环境.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相对中大班幼儿来说还很强,情绪易外露,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们对教师和成人有较强的情感依恋,愿意和喜欢与成人亲近,开始认同和接纳同伴,并以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合作行为较少. 4~5岁幼儿特点:已适应集体生活的要求,并掌握了与学习、游戏、生活相关的、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身体的长高、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自信,规则意识也逐渐萌发.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开始了解和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和策略.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喜欢做自己能做的事,对周围的变化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和探究心. 5~6岁幼儿特点: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开始正确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表现出自信、独立、积极、主动.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伙伴,愿意与多人合作游戏.情绪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并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探索性的行为找寻答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经过个体和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会存在差异.儿童要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不仅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和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情感上的联系,发展主体适应能力,成为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协调与他人关系、活泼开朗的现代人.这些,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 二、掌握本领域幼儿应学习的内容: 本领域具体内容从"自信心、人际交往、行为规则、民俗文化"进行表述.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会用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好、情绪、情感.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3)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爱动脑,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设计活动、完成活动. (5)能较快地适应常规和活动的变化,乐于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和睦相处. (2)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的策略. (3)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的与他人分享器械、食物、衣物等.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规则要求,有按要求行动的意识. (2)知道各种活动不同的规则要求,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增强执行规则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规则的重要,能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掌握记忆任务的方法;能牢记委托,并力争完成. (1)有困难或需求帮助时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可能自己解决.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5.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关系,感激父母长辈的辛勤养育之恩. (2)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3)了解祖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4)感受周围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美,萌发爱周围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愿意接触或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外国人,感受他们的风俗习惯. 三、明确本领域对教师的要求: 1、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支持幼儿的探索过程,善于高频率、正向性地评价幼儿的活动. 2.为幼儿提供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综合地利用专门性教育活动、渗透性教育活动、契机性活动和一日生活各环节等多种形式与方法开展社会性教育,使社会性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4.提供幼儿直接练习、尝试错误的机会,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多行动,切忌空谈. 5.了解幼儿来自于家庭、环境、自身情绪和认知的不同影响,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指导. 6. 善于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学习环境的创设: 1.创设井然有序的、利于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环境,让幼儿逐步学会并练习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2.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幼儿生活在宽松的、积极的、友善的、鼓励的环境中,高频率地师幼互动. 3.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和了解周围环境、接触社会的机会,活动室的布置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学习. 五、学习设计社会教育案例: 【案例三】 找男孩,找女孩 幼儿社会活动要游戏化. 社会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教学一样,提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多年的社会性教育研究中发现,空口谈话、无情境交谈只能让时间白白浪费. 课题生成 科学研究表明,男、女孩在智力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男、女孩在兴趣、爱好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大班幼儿的游戏,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游戏的内容还是游戏的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和性别的倾向性.这说明,幼儿在社会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同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倾向性,幼儿阶段,幼儿的性别意识在萌芽和成长之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并认识自己,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自我认识、自我发现. 课程名称 找男孩,找女孩(大班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男孩、女孩在动作、声音、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尝试主动用各种方式找出区别. 2.愿意向异性同伴学习,弥补自身的性别弱势.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人物头饰(塑料的、纸的、橡塑板的),各色纱巾和各色花布,木棍、纸棍、项圈、塑料圈,插塑两筐、宝高玩具一筐,水彩笔、白纸、垫纸板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给自己化妆. (1)激发幼儿化妆的兴趣. 教师:"啊!这儿有这么多美丽的头饰、纱巾和玩具,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好不好?" (2)教师:"请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角色?""前面有一面镜子,请小朋友打扮好以后,到镜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妆好的样子."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自己.(杜鹃圆舞曲响起,由轻渐强) (4)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观察幼儿的喜好和表现.提示幼儿:"你想化妆成什么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镜子,看看你现在成谁了?" 2.化妆舞会. (1)请化妆好的幼儿坐下来.(音乐渐轻) (2)谈话、展示和启发引导. ①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化妆的角色形象. 教师提问:"你化妆成谁了?你为什么要化妆成他?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吗?" ②教师结合幼儿的化妆和表演给予评价:"我发现你的动作很有力!""你的动作很优美!""你很细心.""你希望自己像X X一样勇敢、键壮.""你希望自己像X X一样美丽、漂亮"等等.通过教师的评价隐性地归纳出男孩和女孩的化妆和表演时不同的喜好和风格. ③比较和讨论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妆和表演上的不同. 请全体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请全体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请幼儿谈谈男孩、女孩在化妆活动中的不同之处. ④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小结:"平时我就发现男孩、女孩在发型、服装上不太一样.今天,从小朋友化妆中,我还发现你们的兴趣爱好不同,表演时的动作、风格也有许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优点.男孩子们勇敢、大方,表演的时候动作有力.女孩子们做事认真、仔细,表演的时候动作优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胆子太小,该向男孩学习,有的男孩动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够细致,你们就要多向女孩子们学习." (3)开始进行化妆舞会.(舞曲响起)教师和孩子一同快乐地跳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师请小朋友坐下休息一会儿,引出嘉宾——小猴子(其他班幼儿扮演). "今天,听说我们小朋友在这里开化妆舞会,几只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化妆舞会啦!我们欢迎他们!"(鼓掌欢迎) (2)小猴进场.(伴随猴操音乐)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师:"下面就玩一个《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这几只小猴子中间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请你猜猜看,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②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声音,兴趣、爱好等方面区分,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和判断. (4)请小朋友在纸上写出男孩的号码. 教师:"通过一系列测试,我们小朋友好像已经知道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了.请你把男孩的号码写在纸上." (5)公布正确答案. 教师:"小朋友的答案都写出来了.究竟谁是对的呢?请小猴们脱下你们的帽子,让我们看看.""看出来了吗?请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来*号j、*号是男孩子表演的,*号,*号是女孩子表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对了吗?" (6)教师小结.(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小结几种辨别方法,鼓励男孩、女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联欢.(舞曲再次响起)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1.幼儿对化妆活动、《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都很感兴趣,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的愿望很强. 2.在化妆过程中,男孩和女孩的化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化妆的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老虎大王、白马、沙和尚、黑猫警长等.女孩化妆的角色有:公主、蝴蝶、仙女、小蜜蜂等.化妆过程中,男孩的速度快,有主见,喜欢配置各种武器(刀、枪、宝剑),一化妆好就很威风地舞起来;女孩的速度相对较慢,认真细致,选择角色时易受同伴影响,喜模仿,喜欢佩戴首饰(耳环、手镯),披纱巾.表演时男孩动作有力、威武,女孩舞姿婀娜、柔美. 3.《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中,幼儿充分地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有许多创新的表现.如让小猴子扔沙包、打拳、跳舞、说话等,说明幼儿注意到了男孩、女孩在力量、声音、舞姿、动作上的不同.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自己的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一、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显著的时期,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活动感兴趣,并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他们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各种问题,渴望寻求答案,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来主动建构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幼儿期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等反应较差,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培养,逐步形成抽象思维的萌芽. 3~4岁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幼儿观察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对数的感知和对事物的感知都是较模糊或局部的,手眼协调能力较弱,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较随意,只能直接地、简单地表面化地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 4~5岁的幼儿抽象能力思维开始萌发,能关注周围熟悉的事物,并能较有顺序讲出事物的特征.开始会选择两种事物进行简单粗略的比较. 5~6岁幼儿在大量直接经验中,能了解数和一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创造意识较强烈,合作意识增强,并能逐步学会抽象概括,进行整理和加工,较完整连贯地表达. 二、掌握本领域幼儿应学习的内容: 科学领域分为科学与数学的两个部分,有着整合一致的领域内容.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观察,喜欢提问.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发现周围事物的典型特征,并探索事物间的关系.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概括自己的经验和处理简单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会简单进行分类、排序、测量、推理活动,并学习在生活游戏中运用.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学习设计科学教育案例: 【案例四】 可爱的蛋宝宝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 课题生成 在小班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中,我们围绕地球上的动植物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图书,到动物园拍摄各种动物的照片.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图书上动物的分类非常感兴趣,他们从分类中了解到那些是会飞的动物,那些是会跑的动物,其中有些孩子还说到有一些是会生蛋的动物.根据孩子思维的火花,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们设计了《可爱的蛋宝宝》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发现、去探究、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 课题名称 可爱的蛋宝宝(小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在玩蛋的过程中让幼儿探索蛋的秘密,培养幼儿大胆操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熟的鸭蛋、鸡蛋、鹌鹑蛋各十个,生的鸭蛋、鸡蛋、鹌鹑蛋各十个. 2.大水盆4个、小碗每人一个、藏鸡蛋的深浅箩筐若干.藏鸡蛋的材料:树叶、小石头、毛线、沙、米、玩具、树等. 3.母鸡、鸭子、鹌鹑各一只.场地上布置一个小森林. 4.电视机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1. 和蛋宝宝捉迷藏. 教师:今天蛋宝宝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要请小朋友去把蛋宝宝找出来. 幼儿1:发现藏在石头里的鹌鹑蛋非常高兴说:"我找到了." 幼儿2:发现藏在树叶下面的鹌鹑蛋说:"我找到了." 幼儿3:找到一块黑色的鹅卵石说:"我找到蛋宝宝了." 老师指着鹅卵石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不是蛋宝宝."帮助幼儿寻找,指导幼儿可以用手去摸一摸、找一找、看一看蛋宝宝还藏在哪里. 每个幼儿都找到了蛋宝宝,有的找到一个,有的找到两个,有的找了三个、四个. 2.给蛋宝宝洗澡,逋过洗,感受蛋宝宝的外型特点. 教师:蛋宝宝捉迷藏弄脏了,让我们来给蛋宝宝洗一洗,提醒幼儿洗的时候把袖子卷起来,并摸摸蛋宝宝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幼儿给蛋宝宝洗澡,老师提醒幼儿轻轻地洗,蛋宝宝很容易碰碎的.洗好后将蛋宝宝擦干. 幼儿1:"蛋宝宝的身上是滑滑的." 幼儿2:"蛋宝宝的身体是圆圆的." 幼儿3:"蛋宝宝的身体是硬的." 3.和蛋宝宝做游戏(探索如何使蛋宝宝站起来). 教师:我们来和蛋宝宝做游戏,你想和蛋宝宝怎么玩? 幼儿l:"我和蛋宝宝亲亲." 幼儿2:"我会把蛋宝宝滚来滚去." 幼儿3:"我会这样和蛋宝宝玩的."他把一个鸡蛋举在头顶上. 教师:**小朋友会把蛋宝宝站起来的,还有谁也会让蛋宝宝站起来. 幼儿1:把蛋宝宝放在手心里. 幼儿2:把蛋宝宝夹在手肘里. 幼儿3:把蛋宝宝夹在腿上. 教师:蛋宝宝除了可以站在自己身上,还可以站在那里. 幼儿l:把蛋宝宝站在玩具上. 幼儿2:把蛋宝宝站在沙里. 幼儿3:把蛋宝宝站在米里. 幼儿4:把蛋宝宝站在石头缝里. 4.把蛋宝宝送回家.(给蛋宝宝分类) 教师:蛋宝宝的妈妈们说蛋宝宝们玩了一会儿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回家. 有的幼儿会把鸡蛋、鸭蛋、鹌鹑蛋都送到各自的家,但有一部分幼儿还分不清哪些是鸡蛋、哪些是鸭蛋、哪些是鹌鹑蛋. 教师:蛋宝宝的妈妈们说:"我的孩子回错家了."老师把鸡蛋、鸭蛋、鹌鹑蛋分别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认识. 教师:请小朋友来重新把这些蛋宝宝送回家. 幼儿都能把蛋宝宝正确地送回各自的家. 教师:蛋宝宝都回了家,鸡妈妈要和小朋友一起唱一首歌《老母鸡》.(师幼共同演唱) 5.发散性提问还有哪动物会生蛋. 幼儿l:乌龟会生蛋. 幼儿2:恐龙会生蛋. 幼儿3:鸵鸟会生蛋.(幼儿把平时了解到的会生蛋的动物大部分都能说出来.) 6.再次引起兴趣. 教师: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蛋宝宝身体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打开蛋宝宝.向幼儿介绍蛋宝宝里面有蛋黄、蛋清. 7.教师:小朋友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你们玩的这些蛋宝宝里面是不是都一样的呢,让我们去打开蛋宝宝看一看. 幼儿各自选了一种蛋宝宝自己把它打开(放在小碗里).有的幼儿打蛋非常老练,有的幼儿像剥熟蛋那样打的,还有的幼儿是把蛋捏碎了流出蛋清和蛋黄. 幼儿1:端着他的一碗打开的鸡蛋好奇地问:"这里面怎么没有小鸡的." 幼儿2:好奇地问:"这里面怎么没有小鸭的." 幼儿3:"我知道,我知道,小鸡还没孵出来呢!"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要想知道的更多,让我们一起再去查资料,那样我们就知道了. 教师:现在这些打开的蛋我们可以干什么?(可以烧着吃.) 让我们去把这些鸡蛋送到厨房去做菜给大家吃吧.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活动时幼儿兴趣盎然,情绪愉快,特别是在石头里找蛋,因为老师投放的鹅卵石样子很像蛋宝宝,给幼儿找蛋设置了一定难度,还有几个鸡蛋藏在纸杯下,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而且在请幼儿把蛋宝宝送回家时,老师为幼儿提供了真的母鸡、鸭子、鹌鹑鸟,让幼儿有一个真实的感受,效果非常好.整个活动老师都是围绕蛋宝宝进行的,正是这个拟人化的名称,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孩子们会好奇地问:"为什么这里没有小鸡?"为今后的活动又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艺术活动过程包含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而创造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富有创造力的幼儿能够将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内的学习相互联系起来,增强理解力.因此艺术成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想像和创造自己的另一种语言.又由于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像性、活动性特征,成为幼儿喜爱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幼儿时期,无论有多大的艺术潜能,仍然不具备接受系统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基础,因此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是完成艺术教育中审美和创美的任务.幼儿园的艺术活动除了比较单纯的音乐、美术活动,更多地存在于生活、游戏的各个环节,艺术教育整合于各类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它成为幼儿一种生活的习惯和态度. 一、了解幼儿学习艺术的特点: 幼儿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艺术活动的特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幼儿对鲜明、突出的节奏、音响、律动具有浓厚兴趣.幼儿阶段是音乐感觉能力、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幼儿感知,听辨声音的强弱、长短、快慢、高低和音色等,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听觉的分辨能力稍差,他们歌唱时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逐渐培养其准确歌唱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节奏感. 3岁前幼儿没有形成要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一致的愿望,随年龄的增长,幼儿动作的随乐能力逐步提高,4~6岁能较敏锐地用动作对音乐的速度、力度等的变化作出反应,并能感受到音乐结构的变化. 3岁前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划,处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这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各种形状表现自己的经验,但他们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教师应精心保护这种尝试活动.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美术方式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使用的色彩越发多样化. 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看到精彩处,他们会屏气凝神,十分专注,并在游戏和生活中再现他们十分喜欢的对话和动作.因此,提供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 由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无论是知识经验、情感经验,还是审美经验,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比较贫乏.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就没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因此,为幼儿提供和积累各种经验,使它们与现实相互迁移,是教师重要的工作任务.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充分关注.幼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创造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合作、分享交往力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高品质的生活奠定基础. 二、掌握本领域幼儿应学习的内容: 1.喜欢美的事物,能感受、欣赏周围生活及艺术作品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形成对艺术的敏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艺术技能,发展艺术能力. 4.能用浅显的艺术的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情感. 5.在艺术活动中,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与他人合作,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的艺术作品. 三、明确本领域对教师的要求: 1.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对艺术活动有兴趣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对美的事物有敏感,不断捕捉日常事物中的美. 2.注重幼儿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指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引导幼儿关注其中符合美的规律、能引起幼儿审美反应或美感体验的形象化特征,包括形式审美(外在美特征)与内容审美(心灵美、意蕴美特征). 3.在各类美的形态中,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社会美,人际美侧重于内容美,只有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是真善美的思想和美的形式的高度统一.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那些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艺术作品,用丰富的艺术养分滋润幼儿,使他们得到美的启迪. 4.具备创设良好艺术环境、组织艺术活动及向幼儿随机进行艺术教育的能力.在活动中,重视幼儿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尊重幼儿的需要和感受,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艺术活动. 四、学习环境设置: 1.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精神支持,对幼儿的探索与表现及时给以肯定.艺术活动中要始终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气氛. 2.幼儿需要音乐环境的熏陶.幼儿园应把音乐活动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并根据具体条件创设活动区(角),区(角)中备有供幼儿尝试和摆弄的各种打击乐器、舞蹈服装、演出道具及自制乐器等,幼儿园必要的教育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3.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体现幼儿特点.活动室的布置凝结着幼儿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它既是用来欣赏的优美环境,又是激发幼儿自由创造的乐园.它既要简洁、明快、富有儿童情趣,又要生动、活泼有主题.美术活动区(角)中为幼儿创作提供的材料要丰富、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并备有欣赏画册、工具书. 4.在可能的条件下,使幼儿经常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幼儿可以理解的传统戏剧、中外文化艺术等,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创造条件. 五、学习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案例: 【案例五】 下蛋啰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课题生成 带领小班孩子参观饲养的小鸡和母鸡,玩"老母鸡与小鸡"的游戏,小班幼儿对母鸡的叫声"咯哒"非常感兴趣,对鸡妈妈、小鸡和鸡蛋充满好奇,游戏中,他们积极地模仿老母鸡和小鸡的动作及叫声,气氛非常愉快、活跃.针对这一情景,设计小班歌唱活动《下蛋啰》. 课题名称 下蛋啰(小班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下蛋啰》,唱清歌词. (2)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3)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并创编小鸡的动作. 活动准备 母鸡图片(尾部开一出蛋小口)、母鸡头饰、鸡蛋图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篓一只.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啰》一遍. 教师提问:"歌曲中有谁?" 幼儿1:有母鸡. 幼儿2:有一个大草窝. 幼儿3:还有母鸡在下蛋.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鸡蛋与母鸡的"咯哒咯哒咯咯哒"的节奏一致). 2.学唱歌曲. (1)让幼儿边看图片,边考虑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①"老母鸡坐在哪儿呀?" 幼儿1:老母鸡坐在草窝里. 幼儿2:老母鸡坐在草地上. 幼儿3:老母鸡坐在鸡窝里. ②"老母鸡坐在草窝里干什么呢?" 幼儿1:老母鸡在下蛋. 幼儿2:老母鸡在高兴地笑. 幼儿3:老母鸡在孵小鸡. ③"老母鸡下蛋的时候高兴吗?" 幼儿1:高兴. 幼儿2:不高兴. ④"老母鸡是怎样叫的?" 幼儿l:咯哒,咯哒,咯咯哒. 幼儿2:咯咯哒. 幼儿3:咯咯咯咯哒. 教师完整地小结歌词. (2)幼儿学念歌词,教师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 (3)幼儿学唱歌曲,教师继续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并将母鸡下出的蛋(图片)放入竹篓中.(学唱数次后,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篓,母鸡下了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创编动作. 教师配带母鸡头饰,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当鸡妈妈,请小朋友当小鸡,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做小鸡的动作,看看哪一只小鸡的动作跟别的小鸡的动作不一样." 幼儿l:双手放在背后做小鸡的翅膀,弯着腰. 幼儿2:双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拢,两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鸡嘴巴. 幼儿3:上臂夹紧身体,下臂与手自然向身体两侧伸出,双手上下拍动. 4.尾声. 我的鸡宝宝们玩得都很高兴,肚子饿不饿?鸡妈妈的肚子饿了,请你们唱着歌,一起跟妈妈到外面捉虫去. 【歌曲】下蛋啰佚名词曲 (幼儿园改编) 附图片演示说明: 在幼儿学唱歌曲时,教师用制成串状的鸡蛋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并将抽出的鸡蛋串放在篓中.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较好地贯彻了一条原则,即给小班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游戏环境中,幼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在老师操作教具母鸡下出一个一个连成串的鸡蛋时,幼儿高兴得直拍手.等到母鸡下出一筐鸡蛋时,老师将筐拎到小朋友面前给他们看时,他们一个个都叫了起来:"啊,母鸡真能干呀!下出这么多鸡蛋!"幼儿也在这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歌曲.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学实践实训标准 教育教学实践实训贯穿于整个教材的教学时段,其中的教学实践实训在探究每一个章节后留出4到6课时具体指导,教案的书写随堂进行,试教可安排在课外,保育工作的实践实训可安排在第一期的期末集中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实训可安排在实习前一周进行.具体参考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 健康活动 语言活动 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 艺术活动 综合活动 二、保育工作 保洁——实际操作 1、教室、卧室、盥洗间、卫生间保洁、通风(消毒:冬春一周一次、夏秋两周一次) 2、玩具、寝具、饮具、洁具保洁消毒,寝具、洁具晾晒. 进餐——模拟进餐 1、餐前准备 物质准备——安排餐桌、分发碗筷,餐中安排幼儿入厕洗手. 心理准备——安定情绪,介绍食物 2、进餐过程 3、餐后整理(幼儿有专用擦嘴毛巾) 4、点心 睡眠——模拟睡眠 1、睡前准备:床铺准备、房间温度准备、幼儿心理准备. 2、睡眠过程:保暖、提醒夜尿幼儿 3、睡眠结束:协助幼儿整理床铺、穿戴 盥洗——实践操作 1、协助幼儿洗手、刷牙、洗脸、入厕 2、幼儿饮水(幼儿有专用饮水杯) 整理——实践操作 1、幼儿个人生活用品整理 2、学习用品整理 3、游戏材料及玩具整理 三、班主任工作: 幼儿身心保健——模拟课堂 1、病儿的安排与护理 2、孩子犯了错之后 3、做个好老师 家访——模拟家访 1、跟家长汇报孩子在园情况 2、跟家长交谈的技巧 家园联系本——实践操作 1、书写要求 2、语言技巧 环境布置——实践操作 1、教室、卧室的布置 2、区角布置 3、专栏布置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试用稿) 第一部分 前言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经过了十余年曲折的发展,在新世纪进入了稳步发展和提高的阶段,已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兴产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术进步服务.此次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力求反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适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第二部分 基本理念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是主干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同时,它又直接面向解决幼儿心理活动和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因此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习本课程,对于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的其它课程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本课程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重点是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1、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掌握教育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技术)认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学规律,初步掌握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初步应用这些原理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应用理论实践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应在了解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识记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心理现象及其特点、规律、并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和方法设计、指导、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师在师幼互动中实施有效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指导家长工作. 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正确识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准确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能简单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能综合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幼儿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方案.? (2)分类目标 1 )导论 了解教育、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掌握心理发展、心理年龄特征、学习、游戏等概念. 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定义与性质、任务与意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原则,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幼师职业的兴趣. 2)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掌握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 掌握如何引发幼儿学习动机及如何运用心理学规律、指导、设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3)幼儿的心理健康 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 理解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初步掌握幼儿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法. 4)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了解幼儿教师角色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理解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学,掌握幼儿个别差异并据此进行因材施教,进而形成正确的教师观.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幼儿教育心理概述:要求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作用、意义、研究原则与方法,初步理解幼儿教育系统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二)幼儿心理发展:要求学生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与性质,明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初步理解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掌握好幼儿教育的原则. (三)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明确学习的含义,掌握学习的种类及幼儿学习的重要特点,了解学习的基本理论,明了学习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幼儿游戏指导:识记游戏的含义,掌握游戏的种类和各类游戏的指导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初步懂得各类游戏的创编. (五)幼儿活动动机规律:识记好动机、学习动机的含义,明确动机的作用及产生的原因,掌握动机的种类,理解并掌握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与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六)技能形成规律与体育:明确活动、运动技能与体育的关系,理解运动技能的含义,掌握好运动技能物分类;明确运动技能的作用及幼儿运动技能发展的状况,掌握好幼儿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与促进幼儿运动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七)幼儿智育:明确认知、智力、智育的含义及关系;理解并初步掌握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掌握幼儿形成或认知能力的过程与智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八)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掌握社会规范的含义;明确幼儿为什么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它对幼儿品德形成的作用;掌握好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的内容及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规律来进行德育. (九)幼儿美育:明了美的含义、特征及表现形态,掌握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理解幼儿美感发展的特点;掌握好美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十)幼儿活动与迁移:识记迁移的含义及种类;明了迁移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影响迁移的条件;初步掌握家园迁移与合作,幼儿园小学的迁移与衔接的必要性、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 (十一)幼儿心理健康:识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衡量幼儿心理健康的典型指标,了解心理健康的衡量方法;理解并掌握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 (十二)幼儿心理问题:明了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指标;掌握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常用矫治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十三)幼儿教学心理:掌握教学设计的含义、主要内容及选择、编排教学内容时应遵循的共同基本原则,初步掌握教学方案设计的内容,明了气质、性格、能力的含义类型及如何针对不同气质、能力、性格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十四)教师心理:明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掌握并理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品德、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了解幼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掌握促进教师与幼儿良好关系的措施,了解幼儿教师常用的培训方法.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第一,调整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内容的比重,注重实用性强的知识,且注重本学科最前沿性的新知识; 第二,作好课堂设计,探索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第五,考核方式多样化,特别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第六,本课程在一年级开设,共66课时,分上、下两学期每周2课时完成. 幼儿卫生保健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人类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现在的幼儿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主人.近十年来,幼儿保健事业有人较大的发展.以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仅局限于生事范围,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界定是: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质健壮. 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增进儿童健康的课程.它是根据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境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服务. 一、课程理念 1、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幼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早教,幼教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主要面向幼儿园.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养的机构.因此,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完成上述任务,就要求幼教工作者必须具备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为依据,科学地制订和执行幼儿的生活制度,合理调配幼儿的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2、综合课程理念 幼儿卫生保健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各科教学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为这些学科提供生理上的科学依据,又是中等职为幼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设计思路 考虑到中职幼师学生大多来自家村的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16岁左右),三年后要从事早教、幼教工作,而早幼教均以保为主,保教结合.故安排一学年的时间学习本学科,放到第二学年,共计72学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期目标 二年一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生事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胡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各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知道如何监测幼儿生长发育及评价方法,学会科学的配制幼儿膳食. 二年二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掌握意外事故的急救技术,并能够很好的处理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自觉的遵守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对幼儿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类别 第一学期 内容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幼儿生发育及其健康评价 幼儿的营养及膳食卫生 课时 20 6 8 第二学期 内容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 课时 11 9 9 6 4 二、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1、奇妙的人体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 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及生特征. 2、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运动系统 了解: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幼儿的骨的特点. 2)呼吸系统 了解:幼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的结构特点; 掌握: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循环系统 了解:幼儿血液、心脉、血管的特点; 掌握: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幼儿血液的特点. 4)消化系统 了解:幼儿牙齿、肠、胃、唾液腺、肝脏、胰腺等器官的特点; 掌握:有关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保护牙齿,预防牙病. 5)排泄系统 了解: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 掌握: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及时排尿的习惯. 6)内分泌系统 了解:幼儿内分泌的特点; 掌握: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甲状腺,生长素. 7)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了解: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掌握: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幼儿脑的重量的变化、的发育特点. 8)感觉器官 了解:幼儿视觉器官的特点; 掌握:幼儿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知识; 重点:眼、耳的卫生保健.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幼儿的生长发育 了解:影响有而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 2、幼儿的健康检查 了解:幼儿健康检查的时间、内容; 掌握: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方法; 3、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 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标准; 掌握:评价方法; 重点:评价方法.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1、幼儿的营养卫生 了解:营养与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掌握:各种营养与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重点: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2、幼儿膳食的配制及饮食卫生 了解幼儿膳食的特点.掌握幼儿膳食的配制方法及熟习烹调的卫生要求 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第二学期]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1、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 了解: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及护理与预防; 重点: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脑. 2、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 了解幼儿集中非传染性常见病的有关知识.掌握这些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护理与预防 重点:佝偻病、肥胖、龋齿、腹泻. 3、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了解蛔虫病,蛲病的病因、症状;掌握其预防方法.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安全教育和意久事故预防 了解: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掌握: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有关安全措施. 2、常用的护理技术 掌握: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喂药、滴眼药、滴耳药、止鼻血、简易通便等方法; 重点:物理降温法、止鼻血、简易通便等方法 3、常用的急救技术 了解:意外事故发生后如何判断病性的轻重; 掌握:幼儿常见意久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 重点:小外伤、异物入体、人工呼吸. 幼儿的心理健康 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掌握: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表现及矫正方法,并能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幼儿园的卫生保健 了解:幼儿的生活制度; 掌握: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 了解:幼儿园建筑卫生; 掌握: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并能创设幼儿园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一、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活动与见习、实习、实践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多样化. 三、要求学生自觉地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四、渗入早教的内容.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会计基础课程是商务、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要求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此课程,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掌握复式记帐法下借贷记帐法的运用,熟练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掌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帐簿的设置、登记,结帐和对帐,错帐的更正,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总论 8 会计凭证 14 帐户与复式记帐 22 会计帐簿 16 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30 财产清查 8 帐户分类 4 财务处理程序 6 财务报表 10 二、各学期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目标: (一)总论 目标: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 2、熟悉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特点 3、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掌握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了解会计学及其体系. 内容设置:1、会计的概念、特点 2、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 3、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 4、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的内容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 学习要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两个方面: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3、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之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定,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总结我国多年来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建立的.它体现了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对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出了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2. 会计的基本程序,是指会计的数据处理与加工信息的程序.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经济活动的发生,会计要能从无数的经济数据中辨认出含有会计信息的数据,使之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加工处理,转换成有助于决策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再输送给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的基本程序包括: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3.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会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数额上必然相等的关系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二)帐户与复式记帐 目标: 1、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及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熟悉企业所设置的会计科目 3、掌握账户的结构、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4、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特别是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账户结构、记账规则 5、了解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平行登记. 内容设置 1、会计恒等式的概念、原理 2、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编号 3、会计帐户的概念、基本结构、对应关系、会计分录 4、借贷记帐法的概念、帐户结构、记帐规则、试算平衡 5、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关系及平行登记的内容 学习要点: 1. 会计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会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数额上必然相等的关系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2.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可以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为有规律的、容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 3.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即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关性原则,即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实用性原则,即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4.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它是分类和归集会计数据并进行记录的工具. 5.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6.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三)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目标: 1、结合制造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系统地掌握企业在筹资业务、采购业务、制造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成果业务中需设置的账户,以及这些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2、企业发生实际的交易或事项后,熟练应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及有关成本计算. 内容设置: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和运用 2、企业筹资业务的核算 3、企业采购业务的核算和材料成本的核算 4、企业生产业务的核算及产品成本的核算 5、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 6、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核算 学习要点: 1. 制造业是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为了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材料、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经营管理中必要的开支等,生产出的产品经过销售后,收回的货款还要补偿生产中的垫付资金、偿还有关债务、上交有关税金等.由此可见,制造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以及资金的退出. 2. 企业筹集资金是指企业向外面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筹集资金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是决定资金运动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程度的重要环节.筹资渠道就是指企业筹措资金的来源与通道. 3. 企业为了进行产品的生产,必须购建厂房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并进行材料采购.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4. 产品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将完工产品及时地销售给购买单位,另一方面,按照销售价格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这时,企业的经营资金就从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完成了一次资金循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要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与购买单位办理结算,收回货款;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支付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支出;计算和交纳因为销售产品所应交纳的税金等. 5.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6.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利润分配之后剩余的利润,它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四)帐户分类 目标:了解帐户分类的方法 内容设置:1、帐户按经济内容如何分类 2、帐户按用途如何分类 学习要点: 1. 帐户按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费用类、损益类五类. 2. 帐户按用途可分为盘存类、结算类、资本类、跨期摊提类等十一类帐户. (五)会计凭证 目标:1、熟悉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审核凭证与正确填制凭证的重要意义 3、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 4、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内容设置: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和审核 3、记帐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和审核 4、会计凭证的书写、传递和保管 学习要点: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核算和监督的重要环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始阶段和重要的基础环节.也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2、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它是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 3、原始凭证的填制有三种形式,一是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员直接填列,如"入库单"、"出库单"等;二是根据已经入账的有关经济业务,由会计人员利用账簿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填列,如各种记账编制凭证;三是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列的汇总原始凭证. 4、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为了确保账簿记录的准确,监督款项收付,全面提供会计信息,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填制记账凭证,同时 要由专人对已经填制的记账凭证严格审核.只有经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5.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不尽相同,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时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6. 会计凭证是重要的会计核算资料,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会计部门应按其类别和顺序编号加以妥善保管,不得散乱丢失,并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要求,定期立卷归档,以便日后查阅. (六)会计账簿 目标: 1、掌握会计帐簿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2、熟悉会计帐簿的设置、格式、账簿的主要内容及登记要求 3、熟练掌握对账和结账的要求,能够选择和使用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达到熟练地登记帐簿. 内容设置: 1、帐簿的概念、种类 2、帐簿的起用、交接、登记规则 3、各种帐簿的设置及登记方法 4、结帐和对帐的方法和要求 5、错帐的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学习要点: 1、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账页组成.它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所有会计主体必须根据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账簿,建立相应的账簿体系.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账簿设置也不尽一致,一般而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账簿的设置确保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分类的会计核算资料设置账簿要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考虑人力和物力的节约,力求避免重复记账和无效劳动账簿的格式,要按照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需要提供的核算指标进行设计,力求简便实用,避免烦琐复杂. 3、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会计核算 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账簿的基本登记要求,认真做好记账工作.对账就是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进行账簿记录的核对.为了保证各种账簿记录的完整和正确,如实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情况,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必须做好对账工作,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 在记账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差错,产生错账,如重记、漏记、数字颠倒、数字错位、数字记错、科目记错、借贷方向记反(反向)等,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及时找出差错,并予以更正. 5. 结账,是指把一定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在登账的基础上,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一种方法.结账包括月结、季结和年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账簿的结账要及时,按规定会计期间进行结账,不得延期结账和不结账,要将结账期内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不得漏记和重记,以保证结账的正确性. (七)财产清查 目标: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种类 2、掌握财产清查的具体内容和各种方法 3、掌握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内容设置: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 2、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和运用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学习要点: 1、财务报告也称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就是为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构、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的报告使用者对其所提供信息的要求各有不同. 3、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4、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 5、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情况. 6、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是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组成部分,相关信息已经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中反映,企业不需要再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 7、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其中,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8、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企业编制附注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本身作补充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帮助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八)财务处理程序 目标: 1、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和几种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 2、掌握不同账务处理程序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完整体系 3、掌握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内容设置: 1、帐务处理的概念、意义、要求和种类 2、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程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程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程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学习要点: 1、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它各种账务处理程序基本上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特点是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5、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转账凭证填制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九)财务报表 目标: 1、了解财务报表的意义与编制要求 2、明确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 3、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及编制方法 内容设置: 1、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编制基本要求 2、财务报表的种类、内容与结构 3、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学习要点: 1、财务报表的定义和构成.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还有利润分配表).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2)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2、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采用帐户式结构,报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存在状态;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全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构成情况. 3、利润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报表.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投资效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趋势. 4、现金流量表是用来提供企业有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投资与筹资活动方面信息的会计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电工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职业中专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包含着作为本专业学生从业之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学生适应其职业后续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以硬件为基本支持.而硬件则是电类产品.作为计算机的合格使用者,懂得一定的硬件知识,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粗到计算机的配电和安装,细到计算机原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计算机一般硬件故障的排除或硬件维修,无一不要以电类知识为基础. 据此,作为计算机信息类公共专业基础课的本门课程,应突出它的基础性以及职业发展性,应面向本专业的全体学生,并以突出职业技能为核心. 二、设计思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本专业的从业需要,以及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 本门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本门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度"和"够用"为原则,而专业技能的培养则应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对于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分"了解"、"理解"和"深刻理解"三个层次;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则分为"掌握"、"熟练掌握"以及"灵活运用"三个层次.并且使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电工的考级认证紧密结合. 在三年制学制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期间,本门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第二学期.即在第一学期学习物理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本门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他们的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适应的基本专业技能.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 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内容 课时 内容 周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专业 基础课 电工基础理论及实训 6 二、具体目标 《电工基础及实训》作为信息类电子专业的大类基础课程,开设在已分小类专业后的一年二期.此前的一年一期已经开设了物理的电学部分,作为本课程的基础铺垫. 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电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或直接从事电工或相关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本课程的内容分为《电工技术基础》(基础理论)和《电工技能与训练》(实际操作技能)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既且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开.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一)《电工技术基础》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电工基础理论部分.它是信息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或直接从事电工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1、知识教学目标 (1)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 理解库仑定律、电场及场强、电位及电动势等基本概念; 理解电阻及电阻定律; 深刻理解欧姆定律、以及电能及电功率等基本概念或定律. 深刻理解电阻的串、并联和混联电路,以及电池的连接; 理解复杂电路的求解方法.能用某种方法求解复杂电路; 理解电容器与电容的概念,以及电容的串并联特点和规律. (2)磁场及磁与电的关系 理解磁感应强度和磁通; 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知道磁滞回线; 了解磁场强度和磁路的欧姆律;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楞次定律; 理解自感和互感,理解电感器; 了解互感同名端、涡流和磁屏蔽,以及磁场能等. (3)正弦交流电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描述方法,了解相量和旋转相量; 理解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 了解RL、RC、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电路; 了解功率因数及其意义. (4)三相交流电路和变压器 理解三相交流电源,了解三相电源的两种接法及输电方法; 理解三相负载的两种接法; 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的几种变压器. (5)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读懂一般的直流电路图和交流电路图; (2)能熟练进行串、并联电路的一般计算; (3)能运用某种方法进行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 (4)熟练掌握万用电表、交直流电压、电流表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运用这些仪表进行电阻及交、直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等的测量; (5)能正确辨认电阻、电容、电感及常用变压器等元器件; (6)懂得安全用电的操作方法和规程.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等多种能力. 3、思想教育情感态度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思想意识;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具有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二)《电工技能与训练》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电工基础的实践训练部分.它是学生从事电工或相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1)安全用电及急救 了解人体触电的知识,了解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了解触电急救知识. 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 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的种类、结构和用途能,正确选用专用电工工具; 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准确度和面板符号,并能正确选择电工仪表; 了解万用电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万用电表、兆欧表及钳形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导线的连接和绝缘的恢复; 熟练掌握常用导线的连接方法; 熟练掌握电烙铁钎焊的焊接工艺; 了解电弧焊的技术要领; 掌握绝缘恢复的基本方法. 常用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 了解常用照明灯具的种类、用途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光源及照明器具的布置和安装原则; 掌握白炽灯、日光灯的安装与维修方法,了解其它光源的安装与维修方法; 了解照明电路常用的开关、插座的种类和安装方法. 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线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理解电工电气图的技术要领; 能读懂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线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低压电器的安装与维修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品种及用途;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和简单维修方法. 低压配电、用户配电板和室内一般布线 了解电气设备紧固件的埋设; 了解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能正确选用和安装; 能正确选用、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了解用户配电板的组成和安装方法; 了解管道配线、塑料护套配线; 了解线路安装的质量检查与维修. 2、能力培养目标 (1)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以及常用配电设备. (2)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绝缘的恢复; (3)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常用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 (4)能初步认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线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5)能正确安装用户配电板,正确进行室内一般布线. (6)熟悉掌握与内容有关的技术规范. 3、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案例 课题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理解支路、节点等概念; 2、理解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3、加深对电流参考方向的理解.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熟悉电路及电流表的连接方式.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及相互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教学难点: 电流参考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堂讲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电流的参考方向(假想的电流方向). 动动脑: 比较这两个图有何不同? (图略) 预备知识:两个基本概念:支路,节点 学生讨论、猜想: 2、分组实验 引导: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法,(先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老师指导完成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法步骤的确定) 1 注意事项(略) 2 实验步骤 分为如下四个环节: 1)设计实验:(略) 2)动手实验:(略) 3)分析实验现象:(略) 4)讨论、验证猜想:(略)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约10分钟)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两种表述 公式1:ΣI入=ΣI出 公式2:ΣI=0 4、例题详解 5、定律的推广: 6、课后小结 7、练习(采用分组竞赛方式) 抢答(基本分100分,每小题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 8、作业布置: 电路如图所示,求I3、I4、I5的大小(略)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电工技术基础》既是理论性很强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课程,而且内容较多理论较深实训项目和内容较多.有鉴于此,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特提出如下建议: 周课时建议至少定为6课时; 完善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仪器和器材满足教学需要; 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实训需要. 电子CAD (Protel) 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交由计算机完成,从而减少了大量手工劳动,并且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因此,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电子CAD软件中Protel 99 SE由于功能强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人机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开放性和数据交换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CAD》(Protel)课程是应用电子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直接面向应用的课程.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就是使用工程设计领域中最有用的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分析、设计等工作.例如:利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制作印刷电路板,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电路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路优化、数字或模拟电路的仿真.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已成为当今电子线路设计人员必备的工具.利用电子CAD进行电路设计已成为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旨在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rotel 99 SE进行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为学生今后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电子专业的必修技能课程,应突出它的技能性以及职业发展性,应面向电子专业的全体学生,并以突出专业技能为核心,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本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本专业的从业需要,以及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 本门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电子CAD技术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本门就课程是一门直接面向应用的课程.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突出.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分为"了解"、"熟悉"、" 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几个层次.在三年制学制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期间,本门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全面了解一种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el 99 SE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运用Protel 99 SE绘制电路图,制作印刷电路板.掌握使用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软件的一般方法,为学习不断升级的软件和其他电路设计软件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第三学期 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 周课时:6节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Protel 99 SE使用基础 (1)Protel 99 SE的发展; (2)Protel 99 SE的简介; (3)Protel 99 SE的运行环境; (4)Protel 99 SE的使用基础 2 2、电路原理图设计基础 (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2)Protel 99 SE/Sch环境设置; (3)原理图编辑器界面介绍;; (4)基本操作工具和窗口操作技巧; (5)元件库管理和元件操作; (6)绘制电路原理图 14 3、原理图高级设计技巧 (1)一般绘图工具及其他绘图工具介绍; (2)对象选择、拷贝、剪切、粘贴、移动和删除; (3)对象的排列和对齐; (4)字符串查找与替换. 8 4、原理图元件制作 (1)新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2)打开原理图元件库; (3)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界面介绍; (4)创建新的原理图元件符号; (5)原理图元件库管理工具; 12 5、层次原理图 (1)层次原理图的概念和结构; (2)不同层次电路文件之间的切换; (3)层次电路图的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自底向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8 6、报表文件生成和原理图打印 网络表的生产; 生产元件引脚列表; 生成元件清单; 生成交叉参考元件列表; 生成层次项目组织列表 产生网络比较表; 原理图保存和打印. 2 7、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 印制电路板简介; PCB设计编辑器; 电路板的工作层; PCB环境设置; 基本操作工具的使用; 界面管理; 元件管理器. 4 8、手工布局和手工布线 放置对象; 手工布局; 手工布线和补泪滴操作. 12 9、自动布局与自动布线 根据原理图创建网络表 电路板的规划; PCB元件库; 装入网络表和元件; 元件的自动布局; 自动布线; 手工调整布线; (8)PCB的3D预览功能. 16 10、PCB图元件制作 元件封装库编辑器; 利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 手工创建元件封装; 元件封装的管理. 12 11、报表的生成与PCB文件的打印 生成元件引脚报表; 生成电路板信息报表; 生成网络状态报表; 生成设计层次报表; 生成NC钻孔报表; 生成元件报表. 2 合计课时 (含复习考试及机动:16) 108 第四学期 电子CAD过级辅导 周课时:6节1、复习原理图和PCB图的设计 (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2)电路PCB图的设计. 6 2、原理图环境设置 图纸设置; 栅格设置; 字体设置; 标题栏设置. 8 3、原理图库操作 原理图文件中的库操作; 库文件中的库操作. 10 4、原理图设计 绘制原理图; 编辑原理图. 12 5、检查原理图及生成网络表 检查原理图; 生成网络表. 10 6、印制电路板(PCB)环境设置 (1)工作层设置; (2)选项设置; (3)数值设置; (4)显示设置; (5)默认值设置. 12 7、PCB库操作 (1)PCB文件中的库操作; (2)PCB库文件中的库操作. 12 8、PCB布局 调整元件位置; 编辑元件; 放置安装孔. 8 9、PCB布线及设计规则检查 布线设计; 板的调整及设计规则检查. 14 合计课时 (含复习考试及机动:16) 108 二、具体目标 《电子CAD》课程开设在二年一期及二年二期.本课程作为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rotel 99 SE进行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为学生今后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和Protel99 SE过级辅导三部分. 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 1、Protel99 SE使用基础 了解Protel99 SE的发展、组成、运行环境. 了解Protel99 SE的特点. 熟悉Protel99 SE的文件管理、设计组管理. 2、Protel99 SE电路原理图设计基础 了解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熟悉原理图环境的设置,如图纸的尺寸、方向、颜色等. 了解原理图文件管理和输出. 3、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及绘制 会装载元件库、放置元器件. 会熟练编辑元件. 熟练掌握元件位置的调整(如移动、旋转、拷贝、删除、排列与对齐等). 掌握单张原理图、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4、生成报表 会产生ERC表、网络表、元件列表、交叉参考表、网络比较表. 掌握生成各种报表的方法以及各种报表的功能. 5、使用元件库编辑器 能熟练运用元件库编辑器制作原理图元件及管理原理图元件库. 6、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熟悉PCB环境的设置, 掌握PCB电路板设计方法, 能熟练设计单面板和双面板, 了解多面版的设计技巧. 会管理和输出印刷电路板文件. 7、使用元件库封装编辑器 能运用元件封装库编辑器创建元件封装. 能熟练使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 会管理元件封装库. 8、输出报表 熟悉生成印刷电路板图的各种报表. 会输出各种报表,了解各种报表的功能. 9、过级辅导 熟练掌握原理图环境的设置, 熟悉原理图库操作, 熟练掌握原理图的设计, 掌握检查原理图及生成网络表的方法, 熟练掌握PCB环境的设置, 熟悉PCB库操作, 熟练掌握PCB布线及设计规则检查的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2)能熟练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电路图的设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等多种能力. 3、思想教育情感态度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思想意识;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具有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案例 课题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 了解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过程. 掌握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两种方法.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熟练掌握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备原理图并完成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引入 1、复习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 原理图 网络表 电路板 复习,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一、预习(课本87、92页).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 2、了解网络表的作用及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两种方法. 二、新课. 以鱼缸自动恒温器为例: 方法与步骤: 进入原理图设计编辑器,绘制好以上的电路原理图. 填入所有元件的封装. 各元件的封装如下: 电阻:AXIAL0.4 极性电容:RB.2/.4 二极管:DIODE0.4 ICIA:DIP14 RP:VR5 S和220V~:RAD0.2 VT1:TO-5 VT2:TO-92B 继电器J和变压器T的封装自己绘制. 3、生成网络表如下: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 / Create Netlist…] 网络表文件".net" 由两部分组成: (1)、元件的声明格式 [ ……………元件的声明开头 C ……………元件序号Designator RB.2/.4 …………元件封装形式Footprint 220uF ……………元件注释文字Part Type(电容单位) 元件声明结束 (2)、 网络的定义格式 ( ……………网络的定义开始 GND …………网络名称(设置了网络标号) IC1-7…………网络的连接点(元件IC1的第7引脚) ) ………… 网络定义结束 4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 (1)网络表的作用: 网络表与元件是同时装入的.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原理图设计的数据装入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系统PCB的过程. PCB设计系统中数据的所有变化,都可以通过网络宏(NETLIST MACRO)来完成,通过分析网络表和PCB系统内部的数据,可以自动生成网络宏. (2)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同步器装入网络表和元件 利用同步器装入网络表和元件是PROTEL 99 SE所提供的一项全新的功能,它可以直接从原理图文件中将电路的网络表和元件装入PCB文件而不必由原理图生成网络表文件.完全省去了由原理图生成网络表文件这个中间步骤,从而简化了设计过程. 注意:装入前,创建一个PCB文件 预先装入所需的全部PCB元件库 步骤: * 在原理图编辑器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 / Update PCB] * 选择要执行的PCB目标文件 * 单击[Apply]按钮,进入[Update Design]对话框的[Changes]选项卡,该选项卡中,通过网络宏显示本次更新设计中所有的变动情况,查看错误,点击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同步文件,文件名与PCB文件同名,后缀为.syn 无错,单击[Execute]按钮,即可将本次更新的变动反映到PCB文件中. 方法二:利用原理图生成的网络表文件装入网络表和元 (传统法) 首先生成网络表, 然后在PCB编辑器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oad Nets],出现装入网络表对话框. 单击[Browse…]按钮,进入选择网络表文件对话框 OK 单际[Execute],即可装入网络表和文件 常见的出错信息、原因及处理方式: Component not found(没有元件发现) 原因:原理图中指定的元件封装形式在封装图形库文件(.lib)中没有找到. 处理方式:添加所需的元件库 Node not found(没有发现焊盘) 原因:元件电气图形符号引脚编号与元件封装图形引脚编号不一致. 处理方式:修改引脚编号,使其一致,最好修改元件电气图形符号引脚编号 Footprint XX not found ni Library(元件封装图形库中没有XX封装形式) 原因:元件封装图形库文件列表中没有对应元件的封装图或者原理图中给出的元件封装形式拼写不正确. 处理方式: 对前一种原因,解决办法是创建所需的元件封装, 对后一种原因,办法是返回原理图修正元件封装形式 三、练习. 绘制电路原理图. 2、装入网络表与元件. 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学习软件的方法. 让学生回答网络表的作用及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两种方法. 老师边示范操作边讲授操作要领. 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步骤,上机操作准备一个原理图. 巡回辅导,使学生充分发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示范操作生成网络表和装入网络表与元件,解说过程 示范操作完,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引导学生按照步骤完成由原理图生成网络表并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练习,攻破学习难点. 个别辅导,分层教学,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先完成练习并记分的同学布置其他任务,预习、画图. 通过提问、演示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鱼缸自动恒温器电路)讲述了如何装入网络表与元件,并且理解网络表的作用,掌握装入网络表与元件的两种方法及检查错误并更正的方法. 引导学生小结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作业布置 装入鱼缸自动恒温器电路的网络表与元件 教学后记 Photoshop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领域技能紧缺人才的需要,强调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技能为核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并建立多样性和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采用综合性和案例性的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设计思路 1、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系统性和知识完整性的情况下,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必须"和"足够"这两个"度". 2、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3、按照中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讲解各个知识点,选择大量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案例. 4、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理论与案例制作相结合,实用与技巧相结合.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创新与自学能力. 6、适量介绍有关专业内的专业知识和案例,使学生学习后可以尽快胜任岗位工作.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对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设计软件的主要用法进行讲解,并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按照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的一般工作流程展开上机实践训练,使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有关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平面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并让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经验,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其今后从事计算机多媒体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本书上所有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种案例和习题的正确做法,能掌握高新技术考试试题正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认真做好笔记,谙熟操作步骤,配合专业科定时进行技能抽查和考试.其考试形式严格按照国家OSTA考试标准执行.在学完全部内容后,申报国家OSTA认证考试,并力争98%以上的通过率.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 类别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内容 周课时 内容 周课时 理解并掌握 PS操作及书本习题 6 熟练掌握并巩固提高 PS试题汇编 6 二、具体目标 1、第三学期: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使用选区、路径、绘画、图像的编辑、色调与色彩调整、图层、文字的处理、使用滤镜和通道与蒙版.其中,使用选区包括建立选区、调整选区和移动复制选区图像的方法和技巧;路径包括建立、编辑、管理路径和路径与选区边框之间的转换、为路径添加颜色等;绘画包括绘画工具、擦除工具的使用、画笔选项的设置,以及画笔的创建与管理;图像的编辑包括图像的裁切、二维变换、仿制修补、修饰、填充等;色调与色彩调整包括查看与调整图像的色调、调整图像的色彩、使用"变化"命令对图像进行综合调整,以及使用"信息"调板查看颜色信息等;图层包括新建图层、图层的基本操作、设置图层的属性、图层管理、图层效果和样式等;文字的处理包括文字的创建、编辑,以及文字图层的操作等;使用滤镜包括滤镜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滤镜效果;通道与蒙版包括通道的基本概念、管理和计算,以及蒙版的应用等. (2)难点内容 本课程的难点内容是路径的建立、编辑和路径与选区边框之间的转换、以及对图层、通道和蒙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基础 课程内容:介绍了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图像大小与分辨率、位深度、颜色模型和模式和图片文件格式和文件大小等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概念、影响图片文件大小的因素;掌握图像大小、各种分辨率的含义、位深度、常用的颜色模型和模式、常用图片文件格式的特点. (2)Photoshop 中文版概述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Photoshop 中文版的安装/卸载、启动/退出、窗口界面及操作以及文件的和图像的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安装和卸载、启动与退出、使用帮助;掌握Photoshop的窗口组成及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的基本操作. (3)使用选区 课程内容:讲解了建立选区、调整选区和移动复制选区图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要求:了解选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各种选区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熟练掌握建立选区、调整选区、对选区图像进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4)路径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建立、编辑、管理路径和路径与选区边框之间的转换、为路径添加颜色等操作和技巧. 教学要求:了解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建立、编辑、管理和应用路径的方法;掌握建立工作路径、图层剪贴路经的具体方法,以及路径编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5)绘画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绘画工具、擦除工具的使用、画笔选项的设置,以及画笔的创建与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颜色选择的基本方法,绘画工具和擦除工具的功能,画笔工具的选项含义以及画笔管理的意义;熟练掌握颜色选择的基本操作、绘画工具的用法、绘画和画笔工具的选项设置方法以及画笔的创建、删除、保存和载入等基本操作和技巧. (6)图像的编辑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图像的裁切、二维变换、仿制修补、修饰、填充等.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图像变换与修饰工具、命令的基本功能与特点;熟练掌握裁切图像、对图像进行各种变换、修补图像、修饰图像、填充图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7)色调与色彩调整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查看与调整图像的色调、调整图像的色彩、使用"变化"命令对图像进行综合调整,以及使用"信息"调板查看颜色信息等. 教学要求:了解调整图像的色彩色调的各种方法的效果和作用;掌握利用"图像"->"调整"菜单下的各种命令对图像的色彩和色调进行调整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8)图层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新建图层、图层的基本操作、设置图层的属性、图层管理、图层效果和样式等; 教学要求:了解图层的基本概念、图层的分类、新建图层的方法、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属性的设置、图层管理、调整图层与填充图层的操作,以及各种图层效果和图层样式的作用和效果;掌握新建图层的方法、图层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图层属性的设置方法、图层管理技巧、调整图层与填充图层的基本操作,以及对图层应用各种效果和样式操作和技巧. (9)文字的处理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文字的创建、编辑,以及文字图层的操作等. 教学要求:了解熟练字符和段落调板的使用;掌握文字输入、文字编辑及文字特效的制作. (10)使用滤镜 课程内容:介绍滤镜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滤镜效果; 教学要求:了解Photoshop7.0内置滤镜的功能和效果;掌握Photoshop7.0内置滤镜的使用方法. (11)通道与蒙版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通道的基本概念、管理和计算,以及蒙版的应用等. 教学要求:了解颜色通道与Alpha通道及蒙版的概念;掌握通道的建立、操作、计算的具体方法和蒙版的应用方法. (12)打印输出 课程内容:主要讲解页面设置、设置打印选项以及打印图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要求:了解缩放打印、局部打印、分色打印、打印到文件等打印技巧;熟练掌握在Photoshop中进行页面设置和打印的一般方法. (13)综合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卷边效果、融合效果、放大镜效果、倒影效果、水果包装箱贴画、燃烧效果、以及烧纸效果的制作. 教学要求:体会和掌握综合利用本教材各章节中的知识点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第四学期: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能在Photoshop中正确使用选区、路径、通道、蒙版、图层、文字、矢量工具、滤镜等;同时运用所学正确完成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图形图像模块(Photoshop平台)试题汇编中的内容.进行综合复习,顺利进行认证考试. 一、案例:水中倒影的制作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移动工具、自由变形、文本工具、描边操作、高斯模糊、波纹及水波等滤镜的操作. 教学步骤:1、首先显示水中倒影的制作效果图,让学生有倒影的初步映象; 2、介绍移动工具的基本操作,自由变形中的缩放及垂直翻转操作、文字的输入及栅格化后描边操作、高斯模糊、波纹及水波等滤镜的操作; 3、学生根据所学,自由发挥,设计并制作出水中倒影效果. 具体制作步骤:(仅供参考) 启动Photoshop CS,新建768424像素,分辨率为300像素/英寸,背景为白色的RGB文件; 打开素材,用移动工具将其复制到新文件中,并复制一图层副本; 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垂直翻转后进行适当大小位置调整; 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3像素; 执行[滤镜]|[扭曲]|[波纹]:数量150,大小为小; 用椭圆选择工具画一椭圆选区,执行[滤镜]|[扭曲]|[水波]:数量-30,起伏8,样式为围绕中心; 重复上步,再在其他位置做出两个水波; 用文字工具输入黄色"水中倒影"四字,栅格化后进行红色2个像素的描边处理; 保存文件.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尽量多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设计案例,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但须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同时应注意兼顾实际工作的需求. 教师、班主任、专业科应加大认证考试的宣传力度,强调证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考证平台资源,一期组考多项多次,在全校掀起一股考证的热潮,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浓厚全校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时分配(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 第三学期总学时:96学时,各章节的具体课时分配情况请参见下表. 教学内容 参考时数 一、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基础 2 二、Photoshop 中文版概述 2 三、使用选区 8 四、路径 8 五、绘画 8 六、图像的编辑 10 七、色调与色彩调整 8 八、图层 10 九、文字的处理 6 十、使用滤镜 8 十一、通道与蒙版 10 十二、打印输出 2 十三、综合应用实例 14 第四学期总学时:96学时,各单元的具体学时分配情况请参见下表. 教学内容参考时数 第一单元 点阵绘图 6 第二单元 路径的运用 6 第三单元 选定技巧 12 第四单元 图层运用 12 第五单元 色彩修饰 8 第六单元 滤镜效果 8 第七单元 图像综合技法 22 第八单元 文字效果 22 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 依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本专业的从业需要,以及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本门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学习这些基础理论对以后从事专业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是学习其他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分为"了解"、"熟悉"、" 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几个层次.本门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第二学期.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第一学期 物理 周课时:4节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力和力矩 (1)力(2)力的合成与分解; (3)物体的受力分析; (4)力矩和力偶 8 2、物体的运动 (1)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 (2)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5)自由落体运动 (6)曲线运动. 10 3、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4)力学单位制 6 4、功和能 (1)功和功率; (2)动能 动能定理; (3)势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 (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0 5、静电场 (1)库仑定律; (2)电场 电场强度; (3)电势和电势差; 12 6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电热 闭合电路欧姆电律 电压表和电流表 8 7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 电流的磁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 愣次定律 15 合计课时 (含复习考试及机动:10) 80 二、具体目标 课程的具体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2.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4.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教学案例 课题 电磁感应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通过实验理解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想象力. 2、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断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感应电流产生和方向的判定. 教学时数:三课时 课堂讲解: 一、引入: 首先复习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提出问题:磁铁周围能产生电流? 二、新课: 方法与步骤: 讲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问题:感应电流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2)通过三个实验的现象以及现象分析给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讲解一道例题对该结论加深理解. 2、讲解楞次定律. (1)提出问题: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就会产生电流.那么磁通量的变化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2)通过实验四对感应电流的方向有所了解,并得到楞次定律,对感应电流的方向能进行判定. (3)结合例题2进行理解应用. 3、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首先提出问题: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变化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那么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就有电动势,那么电动势的情况如何呢? (2)通过实验五的现象及分析,使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结合例3和例4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使用加深理解. 三、练习. 四 小结 五 作业布置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职业中专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包含着作为本专业学生从业之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学生适应其职业后续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以硬件为基本支持.而硬件则是电类产品.作为计算机的合格使用者,懂得一定的硬件知识,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粗到计算机的配电和安装,细到计算机原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计算机一般硬件故障的排除或硬件维修,无一不要以电类知识为基础. 据此,作为计算机信息类公共专业基础课的本门课程,应突出它的基础性以及职业发展性,应面向本专业的全体学生,并以突出职业技能为核心. 二、设计思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本专业的从业需要,以及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 本门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本门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度"和"够用"为原则,而专业技能的培养则应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对于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分"了解"、"理解"和"深刻理解"三个层次;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则分为"掌握"、"熟练掌握"以及"灵活运用"三个层次.并且使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相关的电子考级认证紧密结合. 在三年制学制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期间,本门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即在第一学期学习物理课程的基础上再与电工技术基础同时开设.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他们的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适应的基本专业技能.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第二学期 模拟电路部分 周课时:6节 (含技能实训.相关技能实训穿插在对应内容当中)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2)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光敏二极管; (3)可控硅的原理与应用. 14 2、整流、滤波与稳压电路 (1)晶体管整流电路; (2)滤波电路; (3)晶体管稳压电路. 14 3、晶体管放大电路 (1)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2)具有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 (3)多级放大器; (4)调谐放大器. 20 4、反馈与振荡 (1)反馈的基本概念;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反馈电路分析; (4)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5)LC振荡器、RC振荡器; (6)石英晶体振荡器. 24 5、集成运算放大器 (1)差动放大电路; (2)OCL电路和OTL电路; (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由集成去处放大器组成的运算电路. 18 合计课时 (含复习考试及机动:18) 108 第三学期 数字电路部分 周课时:6节(含相应实训内容) 1、逻辑门电路 (1)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2)基本逻辑门电路; (3)复合逻辑门电路; (4)TTL逻辑门和CMOS逻辑门电路简介. 14 2、逻辑代数基础知识 数制及数制转换;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逻辑函数及化简. 18 3、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电路的基础知识; 编码器和译码器; 数码显示器; 加法器. 14 4、集成触发器 RS触发器; JK触发器; D触发器和T触发器; 集成触发器的应用. 16 5、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电路概述; 寄存器; 计数器; 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 12 6、脉冲波形的产生及整形电路 (1)脉冲的基本概念; (2)波形变换电路及多谐振荡器; (3)555集成定时器. 10 7、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1)数/模转换DAC; (2)模/数转换ADC. 6 合计课时 (含复习考试及机动:18) 108 二、具体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信息类电子专业的大类基础课程,开设在已分小类专业后的一年二期.此前的一年一期已经开设了物理的电学部分,作为本课程的基础铺垫. 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或直接从事电工或相关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本课程的内容分为《电子技术基础》(基础理论)和《电子技能与训练》(实际操作技能)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既且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开.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一)《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电子技术基础理论部分.它是信息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或直接从事电子专业类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1、知识教学目标 第一篇 模拟电路部分 (1)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理解什么叫半导体;理解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场效应管的种类和基本原理,深刻理解这些半导体器件的内部结构、导电特性、作用和基本功能.理解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光敏二极管的性能特点及作用. 理解可控硅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可控硅的应用. (2)整流与滤波电路 理解单相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以及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理解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PC滤波电路、Π型滤波电路和Γ型滤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路特点. 理解串联型稳压电路等晶体管直流稳压电路,理解集成稳压器的型号及应用.(3)基本放大电路 深刻理解基本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具有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理解多级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理解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4)反馈和振荡电路 理解反馈的概念和基本类型,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理解振荡器的基本组成和作用,理解振荡平衡条件; 理解LC振荡器,了解R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5)集成运算放大器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差动放大器; 理解OCL和OTL基本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的工作原理;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组成、基本参数及应用,理解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运算电路. 第二篇 数字电路部分 (6)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了解TTL逻辑门及CMOS逻辑门; (7)理解二进制等数制的计数方法、基本运算方法及换算方法; 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逻辑函数的化简等逻辑运算方法. (8)深刻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其逻辑功能; (9)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理解编码器、译码器以及加法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10)理解RS触发器、JK触发器及D触发器等触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应用. (11)理解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12)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电路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地从外观识别和辨认各种常用的半导体元器件图形符号及元件实物; (2)能熟练读懂或辨认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及基本逻辑门电路、基本组合电路和触发器等电路; (3)能使用相关的元器件组装出上述电路,并进行相关调试; (4)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对上述电路进行相关数据测试;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3、思想教育情感态度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思想意识;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具有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二)《电子技能与训练》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电子技术基础的实践训练部分.它是学生从事电子或相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1)常用电子元器件.弄清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以及半导体分立器件、半导体集成器件的种类、型号和基本参数,能从外观上识别和辨认这些元器件及引脚排列. (2)了解电声器件、光电器件的压电器件、片状元器件、传感器、表头及开关接插件的种类、性能、功能及用途. (3)熟练掌握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晶体管振荡电路以及集成运放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可控硅电路等电路的安装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4)熟练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和复合逻辑门电路等逻辑电路,以及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计数器及脉冲与整形电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使用相关仪表测量上述元器件的参数或判别引脚,能判别元器件的好坏; (2)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熟练掌握利用Prorel设计制作电路板的全套工艺,并能用相应电子元器件进行组装与调试. (3)模拟电路 熟练使用相关工具或仪器仪表对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晶体管振荡电路以及集成运放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可控硅电路等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 (4)脉冲与数字电路 熟练安装基本门电路和复合门电路等逻辑电路并验证其逻辑功能; 能组装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计数器及脉冲与整形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5)电子小制作 能运用电子技能制作一些简易的实用电子电路. 3、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案例(学生分组实验) 课题(实验内容) 共射极放大电路有关参数的测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理解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放大原理及工作条件;验证静态工作点和电路参数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电路组装能力; 2、熟悉相关仪表的使用方法; 3、学习该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节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及相互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电路组装、调试及参数测量. 教学难点: 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参数测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相关知识: (1)试画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2)说出各电路元件的名称和作用; (3)何谓"静态工作点"?它对放大电路的工作有何意义? 2、本实验注意事项: (1)事先调节好直流低压电源(VCC)至+12V; (2)务必正确联接电路,待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 (3)正确使用万用表、信号源及示波器等仪表仪器进行有关参数测量; (4)发现异常情况务必首先断开电源并报告老师,待处理后方能继续进行实验; (5)分工协作,认真、严谨、细致. 3、三人一组,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照图组装电路; 认真检查电路,发现无误后接入+VCC12V电源; 建立静态工作点. 调节,致VC为5~7V. 输入信号Vi,观察输出波形,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用万用表测量直流参量IB;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调节RP,使IB变化直至输出信号幅度最大且不失真为止,记下此时的IB也即IBQ; 调节(增大)RP,使IB渐小于IBQ,观察信号幅度及波形; 调节(减小)RP,使IB渐大于IBQ,观察信号幅度及波形.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 调节RP,使IB=IBQ; 用示波器测量出输入电压VC输出电压V0,并记录下数据; 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AV=V0/VC. 6、写出实验报告. 第四部分:教学建议 《电子技术基础》既是理论性很强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课程,而且内容较多理论较深实训项目和内容较多.有鉴于此,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特提出如下建议: 2、完善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仪器和器材满足教学需要; 3、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实训需要.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基本理念:Access是Microsoft Office系列应用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全面,使用方便,不仅具有众多传统数据库管理软件所具有的功能,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功能.自从1992年发布以来,Access已逐步成为桌面数据库领域的佼佼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用户,备受欢迎. 二、设计思路:信息管理是基本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之一.目前使用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简单的应用程序开发实用的信息管理应用程序,这已是相当普遍的事情.Access 2000便是这样一种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也是一种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因此,Access 2000数据库应用基础已经成为许多高等学校、大专、中专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该门课程以微型计算机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本平台,以功能齐备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0为工具,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操作问题.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培养专业或非专业计算机人员系统地学习Access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技术打下基础. 一、学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使用数据库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要求 第一学期 熟记 内容 课时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Access 2000简介 打开及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编辑、设置数据表字段属性 12 掌握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输入数据表记录 编辑记录 查找和替换记录 记录排序 筛选记录 修饰数据表视图 8 熟练掌握 数据查询 利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 修改查询 查询操作(生成表查询、追加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 16 掌握 窗体设计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创建数据透视表 使用向导创建图表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 窗体控件 子窗体 修饰窗体 8 掌握 报表设计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报表控件 报表中的数据计算 修饰报表 报表打印 标签设计 8 理解 宏 宏的用途 创建宏 编辑宏 执行和调试宏 宏的高级功能 宏操作 6 了解 导入和导出、超级链接和创建Web页 导出、导入和链接文件 与Word、Excel交换数据 添加超级链接 创建、编辑、访问Web页4第三节 一、 在设计视图中编辑Web页二、 利用Microsoft脚本编辑器 第四节 Web页 习题九 一、具体目标: 第一学期: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对象,能够运用宏和VBA实现简单的应用,最终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Access开发出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案例 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两段教学模式",以任务的提出为先导,在解决所提出任务的过程中讲授相应知识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注重将数据库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的研究,多采用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例进行教学. 《实用组网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实用组网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一部分 前言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局域网组网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网络的实际操作及故障排除、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等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实现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相统一,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应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要求. 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应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以计算机网络行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重点学习网络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及网络管理与维护知识.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将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应放在第一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空间上分成实验、实训、实习三个步骤,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项目实训,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网络管理与安全的感性认识.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集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考核评价体系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笔试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①采用笔试+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②采用现场操作+问答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③采用课程设计+讲解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④采用综合项目测试的考核形式.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侧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测评.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56学时,每周10课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使学生具备在网络工程方面的规划、安装、管理、配置、维护等一般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并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能理解网络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 能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平台使用. 能组建中小企业的局域网. 能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模块 课程内容 能力要求 学时分配 小计 1 计算机网络原理、协议、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掌握 2 1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理解 2 网络体系结构 理解 2 TCP/IP协议 应用 2 IP地址 应用 4 2 局域网组网基础 基础知识 掌握 2 12 网络硬件 应用 4 硬件的连接 应用 4 局域网标准 理解 1 局域网新技术 了解 1 3 组建Windows局域网 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掌握 2 16 对等网 掌握 2 活动目录 掌握 2 计算机账户管理 应用 1 网络服务器配置 (DNS\DHCP\WINS\IIS) 应用 8 Windows局域网安全 应用 1 4 组建Linux局域网 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掌握 2 12 DNS服务器配置 应用 2 DHCP服务器配置 应用 2 Web服务器配置 应用 2 FTP服务器配置 应用 2 Sendmail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 理解 2 5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 掌握 2 8 无线组网设备 应用 2 无线局域网结构 应用 2 组建无线局域网 应用 2 6 交换机与路由器 交换技术 掌握 2 18 交换机设备 应用 2 交换机基本配置 应用 2 路由技术 掌握 2 路由器设备 应用 2 路由器基本配置 应用 6 路由器IOS文件管理 应用 2 7 企业网Internet技术 企业网概述 掌握 1 14 组网规划 掌握 1 Internet与Intranet互联技术 掌握 2 Windows2000软路由 应用 2 VLAN技术 掌握 2 VPN技术 掌握 2 企业网防火墙 掌握 2 企业网组网实例 应用 2 8 网络管理与维护(故障分析) 网络故障原因 掌握 2 18 故障排除方法及过程 应用 2 常用网络命令 应用 4 故障排查实例 应用 8 故障诊断技巧及实例 应用 2 9 网络工程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概述 理解 2 12 综合布线标准 理解 2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理解 4 测试及故障分析 应用 2 综合布线实例 应用 2 10 网络实训项目 网络工程设计: (通过案例学习网络设计方案:局域网、广域网拓扑的设计和网络设备的选择) 应用 2 14 校园网组网 应用 4 中小企业组网 应用 4 网吧组网 应用 4 11 网络工程实习 网络建设方案 (中小企业网络建设) 应用 10 20 网络集成工程实训 (实践网络集成项目工程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招标、投标、应标、中标、项目执行、验收、监理等过程) 应用 10 12 合计 156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典型网络案例的分析,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用网、组网、管网"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教材:《实用组网技术》张杰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4.2 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不同的网络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发展趋势,贴近社会,走近行业.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3 教学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5 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会根据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作相应的调整,制定时间为2007年. 中小型网站建设课程标准 ( 试用稿)第一部分 前言1、课程定位 伴随网络的快速发展,上网已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从网上传播和获取信息,而网页则是信息的基本载体.因此制作网页成为学生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学习信息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 2、课程理念 ①以"任务驱动",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②采用"分层教学",改变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实施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 ③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网站建设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程设计 网页制作与其他教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上都有其特殊之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呢? 网页制作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模式和方法,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就是说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目标,按照通常的教学模式(教师——内容——学生)的方法很难实现,甚至行不通.采取网页制作教学模式(教师精讲指导——上机操作练习——学以致用)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二、课程目标 一、学为主体,突起能力 计算机软件教学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网页制作教学有别于其他软件的教学.它具有教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可用较短的时间做一些操作演示.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较优秀的网页作品供学生参考,然后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某一特定主题下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不要过多指点,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提高.当然这需要学生事先进行充分的预习,还要有其他软件知识(如Word)做基础. 这样做会不会花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呢?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源动力.学生对网页这种新事物非常感兴趣,早就跃跃欲试.其次,学习网页制作之前学生已有一些软件知识做基础,对软件本身的使用障碍不大.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获取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因此学得扎实,记得牢固.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通过分析、摸索得到解决的,这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种以学为主、突出能力的网页制作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提倡创新,体现个性 网页是网络信息的基本载体,它除了为传播信息提供平台外,还体现出制作者的个人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因此在网页制作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网页的一般制作技巧外,还应鼓励学生在制作网页时突出个人风格,提倡创新. 1、自选主题 网页制作的作业应置选题分.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网页主题,如环保、助残、娱乐等,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主题,也可以自拟主题,集中报教师后选题雷同的允许其重选,以利其取得较高的选题分. 2、页面新颖、美观 主页面的布局和制作是网页能否吸引人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制作网页前将评价标准公布出来,把页面布局合理、制作精致、设计有新意、不雷同等作为加分因素.目的是鼓励创新、避免抄袭.这一标准对美术基础较好的同学十分有利,亦使他们的良好素质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教师事先准备了相关的文字、图片素材,但为了得到高分,学生们仍四处搜集相关图片、自己动手撰写文章、为自己的网页进行充分的素材准备,以期显示自己的个人风格. 这样进行的网页制作教学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网页制作的方法,还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和对素材的组织能力,克服了以往学生们互相抄袭的弊病,能检验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制作出的网页各有千秋,使我们老师都大开眼界,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三、鼓励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如果只强调个人奋斗、忽视与他人协作,终究难成大器.在信息技术领域,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领域,许多软件都是几个、几十甚至几百人合作完成的.如果让一个人单独去做,恐怕当他的软件设计完成之时,也就是该软件淘汰之日. 为了鼓励协作,网页制作的考核中可增设小组附加分,即每四人为一组,小组成员的分数之和为小组分,小组分的30%作为附加分加入到该组每个成员的分数上. 学生在进行网页制作时遇到问题应首先自已分析解决,解决不了可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如果仍不能解决则可组织小组讨论.由于有小组附加分的激励,能力强的同学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也乐于帮助同组同学,提高了小组总分,亦使自己受益. 四、网上发布,学以致用 学生掌握了网页制作方法后,最希望的是:如果能在网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该多好啊!这时教师如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则网页制作的教学无疑将事半功倍.有校园网的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发布有创意的个人网页,还可组织部分学生协助教师制作学科网页,还可提倡各班作班级网页上网发布.另外,也可组织部分学生协助教师制作学科网页、发布学科动态、阅读资科、典型题解等相关信息,从而丰富校园网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关注校园网的建设.学生们对校园网的关注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对网页制作技术更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网页制作的教学是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的全新内容,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最实用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利用网页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这一出发点入手,既让学生学会它的制作方法,又能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知识学以致用.这一过程使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部分 内容与要求 1、网站概述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网站与网页的概述 知道 学会 体验 本节主要讲述网站的基本概述,让大家知道网站和网页的区别(无条件的学校以教师演示为主) (2)网页的基本元素 知道 学会 体验 网页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一个网页可能包含图片,文字,超级链接,动画,表单,视频音频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网页布局 知道 感受 网页布局是网站类型而设计的,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风格,但一些基本布局元素是必须的.他们包括:标题,网站标识,导航,内容等. (4)配色原则 知道 感受 有很多网站以其成功的色彩搭配令人过目不忘.但是对于刚开始学习制作网页的人来说,往往不容易驾驭好网页的颜色搭配.除了学习各种色彩理论和方法之外,学生应多学习一些著名网站的用色方法,对于我们制作美丽的网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HTML与渲染 知道 感受 构成网页的代码(HTML/XHTML)确定了页面的显示.代码的呈现处理过程即渲染. 2、制作工具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安装与启动 知道 学会 体验 简要的介绍Dreamweaver软件作用,历史及安装和启动.(无条件的学校以教师演示为主) (2)文档使用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Dreamweaver MX 2004中创建,打开网页文件的方法,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3)工作区结构 知道 感受 学习DreamweaverMX2004的工作区域,了解工作区的界面结构.熟悉各种菜单栏. 工具栏. 属性栏等 (4)菜单概述 知道 感受 让学生体验熟悉Dreamweaver各个菜单的基本作用 (5)插入栏详解 ①常用工具栏使用 ②布局工具栏使用 ③表单工具栏使用 ④文本工具栏使用 ⑤HTML工具栏使用 ⑥flash元素工具栏的使用 ⑦收藏夹工具栏的使用 知道 感受 学习插入工具栏中的常用中的所有命令的基本功能 (6) 面板组 ①使用面板和面板组 ②设计面板 ③代码面板 ④标签检查器面板 ⑤属性面板 体验 面板组包括设计,代码,应用程序,标签检查器,文件,属性,结果等.本节学生需掌握面板组打开,关闭,折叠的方法. 3、HTML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HTML 概念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了解网页中使用的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一个HTML的示例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HTML的内涵,增强对网站建设的认识. (3)页面头部 ①HTML 头部标记 ②标题标记 ③基底网址标记 ④基底文字标记 ⑤元信息标记<meta> 知道 感受 通过学生查询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解头部中所含有的各种标记 (4)网页内部细则 ① HTML内部主体标记 知道 感受 以一个网页为例,让学生体验程序内部细则 (5)文字段落 ①文字主要包括的内容 ②标题字标记 ③文字和段落的修饰标记 ④文字的其它标记 知道 感受 介绍文字和段落的修饰标记,包括:<em> <s> <u> <sup>/<sub> <small><font><p> <pre><center><hr> <kbd><var> <tt> (6) 列表的建立 ①列表的标记 ②有序列表 ③无序列表 ④列表的嵌套 知道 体验 以一个网页为例,让学生体验列表的建立 (7) 图片 ①插入图片 ②文本环绕与停止环绕 ③图像映射 知道 体验 以一个网页为例,让学生体验图片的各种应用 ⑻ 链接 ①文字链接 ②锚点和图片链接 ③电子邮件链接、FTP链接、新闻组链接 知道 体验 让学生了解链接,是页面与页面之间一个单向的关联关系.通过练习建立在文字、图片建立链接. ⑼ 表格 ①表格 ②表格标题 ③ cospan,roswspan属性 ④表格的嵌套 ⑤<tr>标记 知道 体验 通过一个事例讲解Dreamweaver实用的小技巧,通过背景色的填充来造成"视觉欺骗",从而创建1个像素粗细的表格.从而弥补了默认表格不精细美观的缺点. ⑽ 建立表单页面 ①什么是表单 ②表单标记 ③文本域 ④文本域类型 ⑤文件域 ⑥按钮和图像域 ⑦<select>,<option> 知道 体验 以留言本为例,让学生体验怎样建立表单,也让学生对动态网站有一定的了解. ⑾ 框架 ①框架含义 ②<frame>框架标记 ③ 创建框架和分割框架 ④ 浮动框架 ⑤ 框架链接 ⑥ 浮动框架的链接 知道 体验 从现实的例子给同学们看,从已经有的导航来进一步导入另一种导航结构.就是超级连接做在左边单击以后链接的目标出现在右面.或者在上边单击链接指向的目标页面出现在下面.为了更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框架.可以画一张示意图来进行讨论. ⑿ 层①层的功能 ②层的基本属性 知道 体验 以一个网页为例,让学生体验层的各种应用 4、CSS层叠样式表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CSS的介绍 ① 为什么应用CSS ② CSS的优点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通过对比出css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CSS的声名 知道 学会 体验 事例讲解 (3)CSS的类型 知道 学会 感受 通过学生查询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CSS的样式 (4)创建CSS样式表文件及基本写法 知道 学会 感受 事例讲解 (5)层叠样式表的冲突 知道 学会 感受 事例讲解 (6) CSS的单位 知道 学会 体验 事例讲解 ⑺ CSS的属性 ①类型属性 ②背景属性 ③区块属性 ④方框属性 ⑤边框属性 ⑥列表属性 ⑦定位属性 ⑧扩展属性 知道 学会 体验 以一个网页为例,让学生体验CSS的各种属性 ⑻CSS的过滤器属性 5、把网站放到网上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站点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他们首先做出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网站,但只能自己孤芳自赏,激发他们想将自己的网站上传的欲望,再告诉他们第一步怎样做 (2)WWW 服务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他们理解不光要做好,动手能力很重要,但理论基础也需要有 (3)FTP 服务 知道 学会 感受 首先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把自己所做的上传到网上,并且做好宣传工作 6、网站的组织与策划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策划的重要性 知道 学会 感受 通过几个成功网站和失败网站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原因,开始的工作是怎样重要 (2)从那里开始 知道 学会 感受 显然学生总结不够全面,由老师补充 (3)要考虑的问题 ①定位网站的主题和名称 ②定位网站的CI形象 ③确定网站的栏目 ④确定网站的目录结构 ⑤确定网站的链接结构 ⑥设计网站的整体风格 知道 学会 体验 对比一下自己所做的网站,看一下有哪些方面还不足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采用上机操作形式进行教学,总课时数为256课时.其中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数的85%. 2.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中小型网站建设能力,改善学生的学生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网站与各课程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计算机应用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使用,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3.学生评价 中小型网站建设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网站建设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网络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2)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网站建设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3)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中小型网站建设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网站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CorelDRAW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1、课程定位 CorelDRAW是Corel公司出品的图形设计软件,它以处理矢量图形而闻名.它集设计、排版、合成及高品质输出功能于一身.以功能强大且简单实用的特点著称.该课程属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图形绘制及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 CorelDRAW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其它行业需要,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的思想.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操作技能,并能顺利通过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以适应专业学习、劳动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 2、课程理念 ①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功能、具体操作的框架,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②采用"分层教学",改变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实施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 ③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程设计 ①CorelDRAW 12课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教学部分,二是上机练习部分.课内学时为64 学时,其中教学为28课时,上机练习为44 课时,共72课时. ②CorelDRAW 12课程的教学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 ③CorelDRAW 12课程要求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描述. ·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图形处理软件的操作有所了解; 理解: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图形处理软件操作方法,能用语言或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应用; 掌握:能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图形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解决新问题. ·操作领域 操作领域的要求分为学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学会: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 比较熟练:能进行习惯的、效率较高的、有差错能自我纠正的上机操作. 熟练:能进行正确的、迅速的、较少差错的上机操作. ·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行为、态度、习惯、意志等方面,其表现水平分为感受、体验、接受三个层次. 感受:愿意感知,注意学习的内容. 体验:愿意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去体验. 接受:自觉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了解图形处理软件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图形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分领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必备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应用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并有效运用相关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完成的作品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和使用绘图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绘图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第三部分 内容与要求 说明:教学内容中凡打"*"的为较高要求,不打"*"的为基础要求. 1.CorelDRAW 12预备知识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基本概念 ①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 ②色彩模式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了解矢量图和微突的区别;了解几种常用的色彩模式 (2)CorelDRAW 12界面介绍 ①CorelDRAW 12的启动 ②CorelDRAW 12的工作界面 ③CorelDRAW 12的退出 知道 学会 体验 了解CorelDRAW 12 软件包所含的软件和CorelDRAW 12 所需的系统配置以及如何安装和卸载程序. (3)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4)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CorelDRAW 12的简单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功能. 2.CorelDRAW 12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①新建图形文件 ②从模版创建图形文件 掌握 熟练 接受 掌握基本术语和概念以及工作区内工具和工作环境设置. ③打开图形文件 ④存储图形文件 ⑤导入文件 ⑥导出文件 知道 学会 感受 学会绘制与打开绘图、 查找与插入绘图内容、使用模板、 保存与关闭文件、备份和恢复文件、 撤消、重做和重复动作、 导入导出文件、预览绘图、缩放工具和手形工具. (2)页面设置 ①设置页面大小 ②设置标尺、辅助线及网格 ③视图的缩放与平移 ④设置视图查看方式 知道 学会 感受 学会设置视图的显示方式; 学会视图的查看方式. (3)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4)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3.图形绘制与编辑工具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基本形状的绘制 掌握几何图形工具、交互式连线工具、度量工具的使用, 熟练编辑节点和路径.应用笔触、沿线条喷涂对象、绘制流动线和尺度线, 设置和自定义填充与轮廓.掌握挑选工具在各种情况下选择对象的方法及控制键、快捷键. 掌握对象的定位、排列、对齐与分布、结合、拆分、群组与锁定. ①学生讨论:几种绘图工具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②教师演示:几种绘图工具的具体细节. ①绘制矩形和正方形 ②绘制椭圆和圆 掌握 熟练 体验 ③绘制网格纸和螺旋形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④绘制多边形和星形 掌握 熟练 接受 (2)绘制自由线条 ①手绘工具的应用 ②贝塞尔工具的应用 掌握 熟练 体验 ③艺术笔工具的应用 ④钢笔工具的应用 ⑤度量工具的应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3)度量工具的应用 理解 学会 体验 (4)图形的编辑 ①图形工具的应用 ②刻刀工具的应用 ③橡皮擦工具的应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④涂抹笔刷工具的应用 ⑤粗糙笔刷工具的应用 掌握 比较熟练 体验 (5)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6)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4.图形填充及轮廓工具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轮廓工具 掌握交互式工具的使用.包括笔触、调和、轮廓图、立体化、透镜、阴影和图框精确剪裁以及可作用的对象和作用后对象的属性. 教师演示:几种绘图工具的具体细节. ①轮廓画笔对话框工具 ②轮廓颜色对话框工具 掌握 熟练 体验 (2)填充工具 ①填充对话框工具的应用 ②渐变填充对话框工具的应用 掌握 熟练 体验 ③图样填充对话框工具的应用 ④底纹填充对话框工具的应用 ⑤PostScrip填充对话框工具的应用 掌握 比较熟练 接受 ⑥交互式填充工具的应用 ⑦交互式填充工具的应用 掌握 学会 体验 (3)综合案例 理解 学会 体验 (4)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5)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5.文本工具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美术文本与段落文本的输入 掌握 熟练 体验 掌握文字输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过程. 包括美术、段落文本和路径文本的创建、特性与使用范围.掌握文字和段落样式的设定. (2)美术文本转化为曲线 掌握 熟练 体验 (3)使文字适合路径 掌握 比较熟练 接受 (4)综合案例 理解 学会 体验 (5)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6)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6.对象的其他操作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复制、重复与删除 掌握 熟练 体验 掌握变换命令. 包括移动、缩放、旋转、反射、倾斜以及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了解复制、再制和仿制的异同.掌握路径造形命令和工具.包括焊接、交叉、修剪、封套、变形、涂抹和粗糙. (2)变换命令 掌握 熟练 体验 (3)调整对象的顺序 掌握 比较熟练 接受 (4)造型命令 (5)对齐和分布命令 (6)综合案例 理解 学会 体验 (5)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6)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7.特殊效果工具及命令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交互式效果工具 掌握效果菜单的命令及交互式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完成练习,从练习中掌握绘图技巧. 学生交流:提高绘图技巧. ①交互式调和工具 ②交互式轮廓图工具 掌握 熟练 体验 ③交互式变形工具 ④交互式阴影工具 ⑤交互式封套工具 知道 比较熟练 感受 ⑥交互式立体化工具 ⑦交互式透明工具 理解 学会 体验 (2)图框精确裁减命令 掌握 熟练 体验 (3)添加透视点命令 理解 学会 体验 (4)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5)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8.位图的处理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知 技能 情感 (1)三维效果命令 掌握 熟练 体验 掌握矢量图转为位图命令的设置.熟悉位图过滤器的效果.了解各种位图颜色模式之间的关系和使用范围.让学生完成练习,从练习中掌握绘图技巧. 学生交流:提高绘图技巧 (2)艺术笔触命令 (3)模糊命令 掌握 比较熟练 接受 (4)相机命令 (5)颜色转换命令 (6)轮廓图命令 理解 学会 体验 (7)创造性命令 (8)扭曲命令 掌握 熟练 体验 (9)杂点命令 (10)鲜明化命令 (6)综合案例 理解 学会 体验 (5)小结 掌握 熟练 接受 通过练习总结本章内容. (6)习题 知道 学会 体验 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CorelDRAW 12的功能和使用.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1.教材编写 ①通过"任务驱动",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任务"着手,通过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的学生. A."任务"的设置应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所设计的"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的展开而设置的. "任务"的设计,可能涉及到多种信息技术和多门学科知识,要突破孤立地学习某一应用软件的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任务"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和正确有效地获取、筛选、加工、发布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B.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包括: ·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 ·恰当地选择信息技术,合理地使用工具的能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异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与人交流的能力; ·与人交往的方式及口头表达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 ②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处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③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信息时代的气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社会正负面影响,了解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和方法.要加强学生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道德与规范的体验,增强信息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④探索"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法 教材要注重学习的过程,精心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方案和评价方式,如对学习的形式、获取信息的方式、讨论的要点、设计的方案等进行记录,并对作品进行交流、自评和互评等,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 ⑤力求图文并茂、浅入深出、滚动式递进. 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材内容顺理成章,浅入深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滚动式递进. ⑥渗透科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育. 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和平常方法,以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教材中有关信息技术的专用名词必须提供英文注释. 2.配套材料 在编写文字教材的同时,必须逐步开发并完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学参考资料,包括: ·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辅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适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 ·教学参考书(含教学案例). 3.课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采用上机操作形式进行教学,总课时数为72课时.其中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数的70%. 4.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学生的学生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使用,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5.学生评价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2)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3)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Flash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用于制作和编辑动画的一种软件.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使用Flash制作出精美的二维矢量图形、较复杂的交互式网页动画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同时要求了解网络动画的制作过程,游戏的制作过程,并且能够制作出有趣的游戏和精彩的动画片. 二、课程理念 ①以"任务驱动",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②采用"分层教学",改变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实施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 ③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二维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开设时间 ????在开设本课程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2000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技巧.由于是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建议在一年级开设.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课题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理论课时 实验课时 总课时 1 Flash简介 ①、Flash的发展历程 ②、Flash的主要特点 ③、Flash的工作环境 ④、Flash软件对硬件环境的要求 ⑤、Flash软件的安装 ⑥、动画的输出与发布 要求对Flash的发展历程有个简单的了解、对Flash的新特性及Flash的工作环境有所认识.同时要求掌握Flash软件的安装方法.掌握对动画进行优化和测试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发布动画的方式和文件格式 2 1 3 2 Flash的基本操作 ①、Flash文件基本操作 ②、影片属性的设置 ③、舞台和工作区的概念 ④、面板、工具栏操作 ⑤、动画的预览和测试 ⑥、Flash播放器的使用 ⑦、动画参数设置 掌握Flash文件的基本操作以及舞台、工作区工具栏、面板、时间线的操作;掌握动画的设置、预览测试和播放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动画文件的参数的设置 2 4 6 3 绘制图形对象 ①、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的区别 ②、设置绘图环境 ③、绘图工具和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 ④、图形对象的显示模式 ⑤、图形对象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会设置Flash的绘图环境;掌握各种绘图工具和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图形对象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形对象的群组和分离操作及图形对象的变形、对齐和叠放操作. 2 8 10 4 文本对象的操作 ①、文本对象的创建 ②、三种文本对象的区别 ③、文字的变形 ④、文本与矢量图形的转换 掌握三种文本的创建方法及其相互间的区别,同时要学会运用变形工具对文本进行各种变形操作.文本矢量化是对文本最常用的操作之一,应熟悉和掌握文本的"打散分离"和分布到层等命令. 2 4 6 5 素材与符号 ①、将图形文件导入Flash ②、位图文件的处理 ③、元件与实例的概念 ④、三种元件的创建与引用 掌握位图文件导入与处理的方法另外要熟练掌握三种元件的创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使用共享库资源的方法 2 2 4 6 三种基本类型动画的制作 ①、动画的概念 ②、帧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③、逐帧动画的制作 ④、变形动画的制作 ⑤、运动动画的制作 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掌握帧的概念及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逐帧、变形、运动动画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 16 18 7 多层叠加动画 ①、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②、多层叠加动画的制作 掌握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并能熟练地运用层制作多层叠加动画 2 4 6 8 运动引导动画 ①、引导层的特性 ②、运动引导动画的制作 掌握引导层的特性以及运动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 6 8 9 遮罩动画 ①、遮罩的特性 ②、遮罩动画的制作 掌握遮罩的特性以及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 6 8 10 多场景动画 ①、添加场景的方法 ②、场景播放顺序 ③、多场景动画的制作 掌握为动画添加场景的方法、场景播放顺序的调整以及多场景动画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 4 6 11 交互动画基础 ①、交互式动画基础知识 ②、ActionScript脚本语言 掌握动作脚本的概念,认识动作面板,并能运用动作脚本制作简单的交互效果. 2 24 26 12 利用按钮实现交互 ①、动态按钮的制作 ②、通过按钮控制动画 掌握动态按钮的制作方法以及通过按钮控制来实现交互的方法与技巧 2 6 8 13 声音、与视频 ①、声音、视频的引入与编辑 ②、控制声音与视频 ③、MTV的制作 了解数字化音频基础知识,掌握声音、视频的引入、编辑与控制的方法以及MTV的制作方法 2 6 8 14 网页制作 ①、Flash的组件 ②、制作交互表单 ③、制作动态网页 掌握组件的使用方法和利用组件制作交互式网页页面的方法 2 6 8 15 课件制作 综合知识 掌握利用Flash制作课件的方法和技巧 2 6 8 16 游戏、动画片制作 综合知识 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游戏、动画片的方法和技巧 2 6 8 17 考核机动 ? ? 6 ? 6 18 总计 ? ? 38 109 147 说明:①本大纲针对周课时4节编写 ②本大纲适用课时:理论课时不低于30节,实验课、时不低于30节,周课时为4节时实训课时不低于66节. ③本门课程的重点是动画的制作、动画的交互功能实现及应用(又是难点).Action控制只掌握常用语句即可,提高部分可在12——16部分深入学习. 五、教材 1、材选取的原则 ①应包括上述教学内容的1——12部分的全部内容 ②13——16部分的内容应部分涉及或以动画制作实例的形式出现 ③应尽量选取实例比较多,制作步骤比较详细,概念解释比较通俗的教材 ④应尽量选取配有实验指导的教材 推荐教材: 《计算机动画设计—Flash》?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吴超英 《Flash 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沈大林 六、教学组织设计 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教学方式和手段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以下是该课程可以采取的教学手段,供参考. 1、宜采用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尽量多让学生操作,切忌单纯讲理论,理论教学和操作练习应穿插进行. 2、序号1——5部分的内容,可以分解到6——10部分,在讲具体动画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什么知识点,就介绍什么知识. 3、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对于表现好的,应及时给予一定的激励,以提高它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应给每一堂课制定一合理的考核目标,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5、为提高学习效果,宜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现场教学的形式. 七、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分为两种: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 1、过程考核:分为考勤(5分)、课堂提问(5分)、作业(10分)等2、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分为理论考核(笔试,10分)和综合应用考核 3、综合应用考核主要包括课件制作(20分)、网页页面制作(20分)、游戏制作(15分)、MTV的制作(15分).主要以上机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周课时只有4节的,可酌情降低难度或选其中的两至三个进行考核. 八、课程的改革思路 1、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课程的内容除应包含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外,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已设计、创作各种效果的动画、网页,开发出各种应用程序的能力. 2、授课方式的改革 宜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现场教学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标准 ( 试用稿)第一部分 前言1、课程定位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多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这要求职校毕业学生不仅要有处理静态图片的能力,还要求培养利用各种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来制作动态题材的影视作品的能力,本课程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审美情操,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影视制作知识和相应软件的操作技能,培养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专业学习、劳动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 2、课程理念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并适时的进行总结,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同时强调学以致用,对学生的作品多加肯定和赞赏,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以"任务驱动",应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②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③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程设计 ①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包括影视技术的基本概念、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及技巧和综合处理能力三个模块. 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可采用"分析作品"——"仿照制作"——"展开想象"的方式,给出一个实例,先由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和知识讲解,然后学生开始制作,教师进行点评,最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力,依据相关知识展开类似节目制作. ③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要求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描述. ·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知道:记住相关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操作 理解:对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能进行判断和直接应用 掌握:能用学过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新问题. ·操作领域 操作领域的要求分为学会、熟练两个层次. 学会: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 熟练:能进行正确的、迅速的、较少差错的上机操作. ·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行为、态度、习惯、意志等方面,其表现水平分为感受、体验、接受三个层次. 感受:愿意感知,注意学习的内容. 体验:愿意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去体验. 接受:自觉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了解影视后期制作的采集,编辑,输入和输出的基本技术及要求;掌握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编辑制作技术,能够熟练应用软件制作广告视频作品;了解影视后期制作的视频特效和音频特效,并能选择恰当的特效以增强作品表现能力;掌握广告类视频作品的制作过程,能够编导和制作该类视频作品,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分领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必备的影视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影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影视制作工具Premiere的工具使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制作简单影视节目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应用影视后期制作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并有效运用相关工具和操作方法;有正确的审美观,有创意性的利用制作方法完成作品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制作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培养在制作过程中谨慎、认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并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第三部分 内容与要求 1、影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初识Premiere 6.5 ①Premiere 6.5的特点 ②Premiere 6.5的主要功能 ③Premiere 6.5的用途 知道 学会 体验 教师演示:演示多个利用Premiere6.5制作的不同类型作品,详细介绍该软件的功能,用途,使学生对该软件的作用有所了解,并对影片制作产生兴趣. (2)Premiere 6.5的系统要求 硬件配置要求 软件配置要求 知道 学会 体验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软件要求的系统配置,安装时的注意事项,并了解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3)Premiere 6.5的安装 知道 学会 感受 (4)Premiere 6.5的新增功能简介 知道 学会 感受 (5)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理解 学会 感受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 ② Color Depth(颜色深度) 电视电影制式 Alpha通道 常用文件格式 2、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的基本界面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进入Premiere 6.5 ①常规方法 ②快捷方式 知道 熟练 体验 教师演示:详细介绍Premiere6.5的菜单、基本窗口和功能面板,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迅速找到相关命令或操作,对软件有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工具的作用,增强对软件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历史"面板的作用时,可对一个已完成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运用"历史"面板进行恢复和还原操作.在介绍相关菜单作用时,可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演示和操作. (2)Premiere 6.5的四种编辑模式 理解 熟练 体验 ①Single Track Editing编辑模式 ②A/B轨道编辑模式 ③特效编辑模式 ④音频编辑模式 (3)基本窗口 理解 熟练 体验 ①Project(项目)窗口 ②Timeline(时间线)窗口 ③Monitor(监视器)窗口 ④Clip(剪辑)窗口 (4)功能面板 理解 熟练 体验 ①Effect Controls/Info(特效控制/信息)面板 ②Navigator/History/Commands(导航/历史/命令)面板 ③Transitions/Video/Audio(切换/视频、音频)面板 ④Audio Mixer(音频混合器)窗口 (5)主菜单介绍 理解 熟练 体验 File(文件)菜单 Edit(编辑)菜单 Project(项目)菜单 Clip(片段)菜单 Timeline(时间线)菜单 Window(窗口)菜单 Help(帮助)菜单 3.影视制作快速入门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影片规划 ①影片构思与准备 创建新项目 原始素材的导入 理解 熟练 体验 通过对两个内容比较完整,且综合运用到了各个环节知识点的简单实例进行讲解,来演示影视制作过程的基本流程,使学生对此有个基本的了解.例如:《金星剧场片头》的制作,从准备素材,创建项目和字幕到运用各种方法编辑项目,完成最后的节目制作. (2)剪辑素材 设置入点和出点 组接素材 掌握 熟练 体验 (3)为素材添加切换效果 掌握 熟练 体验 (4)为素材加入视频特效 掌握 熟练 体验 (5)添加运动效果 掌握 熟练 体验 (6)影片的配音 掌握 熟练 体验 (7)制作字幕 掌握 熟练 体验 (8)影片的预演与输出 掌握 熟练 体验 4.视音频基本编辑制作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素材的组织和管理 掌握 熟练 接受 教师演示:通过各种简单实例,来演示影视制作过程中所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交流:通过学习,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完成素材的加工和处理,主动收集素材,积极发挥想像力,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多个作品,并就作品的美感和合理性进行讨论. (2)切换使用技巧 掌握 熟练 接受 (3)叠加技术 掌握 熟练 接受 (4)运动效果的使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5)视频特效的运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6)字幕的制作技巧 掌握 熟练 接受 (7)音频编辑与音频滤镜 掌握 熟练 接受 (8)输出多种格式的作品 掌握 熟练 接受 (9)素材采集技巧 掌握 熟练 接受 5.综合实例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与探究建设 认知 技能 情感 (1)文字特效制作 掌握 熟练 接受 让学生以某一主题为任务,运用各种工具和制作效果等表达相关信息,设计与制作一份完整的档. 例如:制作《流星雨》,学生掌握叠加效果的妙用和运动设置的方法. 学生交流:在所授方法基础上展开想像,利用互联网或影视设备制作和收集素材,制作类似场景. (2)过渡效果妙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3)字幕效果的使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4)特殊效果制作 掌握 熟练 接受 (5)创意设计制作 掌握 熟练 接受 (6)常见广告片头制作 掌握 熟练 接受 (7)声音特效的运用 掌握 熟练 接受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采用上机操作形式进行教学,总课时数324学时,其中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80%. 2.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后期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正确的美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掌握相关技术的使用,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己应用相关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3.学生评价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2)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3)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主板维修课程标准 第一部份:前言 一、基本理念 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维修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而单纯的板卡级维修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计算机芯片级维修有着迫切的发展需求,人才需求量大.本课程通过对主板工作原理、单元电路结构以及元器件的检测方法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对主板进行芯片级维修的水平,同时强化学生焊接技能,学会多种检测设备的使用,增强维修熟练程度,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维修行业中的竟争力,提高就业率. 二、设计思路 依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本专业的从业需要,以及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本门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主板维修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则重于维修技能的培养. 本门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度"和"够用"为原则,学习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深刻理解"三个层次;对于维修技能的培养则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学习要求分为"掌握"、"熟练掌握"以及"灵活运用"三个层次.并且使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维修技能的训练与主板维修考级认证相结合. 在三年制学制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期间,本课程的开设安排在第三学期.即在第二学期学习了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再开设本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电子技术在主板电路中的应用,理解主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元电路的结构,学会焊接技能和多种检测设备的使用,掌握主板的维修方法,达到使学生对主板进行芯片级维修的水平. 本课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通过系统学习电路工作原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典型故障,以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之有能力适应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标准 一、内容结构表 知识 类别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内容 课时 专业 技能课 主板 维修 96 二、内容标准 1. 基础数字电路 1.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1.2.2 TTL逻辑门电路 1.2.3 CMOS逻辑门电路 2. 仪器仪表和焊接 主要讲述仪器仪表的调试、使用和维护的方法以及仪器仪表在主板维修中的应用.焊接工具和焊接主板维修是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要求维修人员熟练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良好的焊接技术. 2.1 仪器仪表的使用 2.1.1 万用表 2.1.2 示波器 2.1.3 BIOS读写器(编程器) 2.1.4 POST卡2.2 焊接工具和主板维修焊接技术 2.2.1 电烙铁 2.2.2 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焊接主板维修 2.2.3 BGA焊接设备 2.2.4 BGA焊接主板维修 3 .维修方法与检测流程 主要讲述主板故障的分类、故障检测思路和检测原则,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主板的维修方法和根据故障选择合适的检测流程. 3.1 主板故障 3.1.1 主板故障分类 3.1.2 主板维修思路和原则 3.1.3 主板的检测流程 4. 主板系统概述 主要讲述主板的组成和体系结构,主板维修的介绍. 4.1 主板组成 4.2 主板体系结构 4.2.1 南北桥体系结构 4.2.2 中心体系结构 4.3 相关主板维修 5. 主板电源和时钟 主要讲述主板的电源和时钟,主板电源包括电源接口、电源供电电路、软开机电路和电源好信号等,主板时钟包括基本的14.318KMz和RTC时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主板电源和时钟电路的检测. 5.1 主板电源 5.2.1 主板电源接口 5.2.2 主板电源供电电路 5.2.3 电源好(PowerGood)信号 5.2 主板时钟 6.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BIOS是主板的灵魂,本章主要讲述BIOS的功能和启动顺序、BIOS存储体的类型、BIOS存储体的引脚信号、BIOS错误代码和如何运用BIOS的信息进行主板的检测. 6.1 BIOS概述 6.2 BIOS存储体 6.2.1 存储体介绍 存储体信号引脚定义和功能 6.3 BIOS错误信息 6.3.1 声音代码错误信息 6.3.2 显示错误信息 6.3.3 POST卡运行代码 7. 总线和芯片组(ChipSet) 总线是主板信号的通路,芯片组是主板的心脏;本章主要讲述主板总线的功能、总线信号说明、芯片组的功能介绍和芯片组信号说明,通过本章的学习让维修人员通过总线和芯片组信号检测主板故障. 7.1 总线概述 7.2 总线的类型及插槽 7.2.1 前端总线(FSB)及信号说明 7.2.2 存储器总线及信号说明 7.2.3 AGP总线及插槽信号说明 7.2.4 PCI总线及插槽信号说明 7.2.5 ISA总线及插槽信号说明 7.2.6 总线系统资源 7.3 芯片组 7.3.1 芯片组介绍 7.3.2 芯片组功能和信号说明 8. I/O接口 I/O接口是主板连接外设的接口,本章讲述接口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常见的主板I/O接口,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接口故障的检测. 8.1 I/O接口概念和工作原理 8.2 常见的I/O接口 三、具体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主板基础知识 了解主板类型、理解主板结构. (2)主板总线原理与架构图 理解总线的分类与指标,掌握常见主板芯片组总线架构图. (3)主板单元电路. 理解主板触发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理解CPU供电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理解主板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理解CMOS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理解BIOS芯片和I/O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理解LPT并囗电路、COM囗(串囗)电路及盘鼠标囗的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主板的工作流程 2、能力培养目标 (1)认识主板上的元器,能判断主板上元件好坏. (2)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会利用其测试主板关键测试点. (3)掌握诊断卡的安装,会运用诊断卡解决装机及主板维修问题. (4)会安装和使用BIOS编程器. (5)学会焊接技术.会焊接主板上的一般元器件. (6)掌握主板的维修原则和方法,会维修主板. (7)通过系统学习电路工作原理,培养理性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典型故障,以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3、思想教育情感态度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2)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考试内容 硬件主板维修工程师的考试题型为: 上机考试:30道题 /60分钟 总分100分 维修考试:5个故障点/120分钟 总分60分 技能考试:焊接芯片/30分钟 总分40分 及格成绩分别为:75分/40分/30分 本文档对您参考价值不大? 百万文档,终有你所需! 文档搜索引擎:http://www.wordwendang.com/search/ 如您认为此文档对您有较大帮助,期待您能在微薄、博客、网站和论坛等网页宣传本站链接. 链接网址:http://www.wordwendang.com 链接名称:中文word文档库 本文档对您参考价值不大? 百万文档,终有你所需! 文档搜索引擎:http://www.wordwendang.com/search/ 如您认为此文档对您有较大帮助,期待您能在微薄、博客、网站和论坛等网页宣传本站链接. 链接网址:http://www.wordwendang.com 链接名称:中文word文档库</p> </div> </li> </ul> <ul class="box1" name="download" id="download"> <li class="header">下载地址 <span style="font-size:12px">(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span></li> <li class="body" id="hot_q"> <!--<script src="https://pstatic.xunlei.com/js/webThunderDetect.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img src="/images/save.png" alt="免费下载" border="0" align="absmiddle" /> <a href="#" thunderHref="thunder://QUFodHRwOi8vd3d3Lmd1YW5kYW5nLm5ldC9kb3duLmFzcHg/aWQ9NDcwNDgyOCZmcm9tPXRodW5kZXJaWg==" thunderPid="128032" thunderType="" thunderResTitle="" onClick="return OnDownloadClick_Simple(this,2,4)" oncontextmenu="ThunderNetwork_SetHref(this)" class="thundera">迅雷专用高速下载</a> <div><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ggdetailsmall();</script></div>--> <img src="/images/save.png" alt="免费下载" border="0" align="absmiddle" />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down('4704828')">DOC格式下载</a> </li> <li><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default();</script></li> </ul> <ul class="box1"> <li class="header">更多文档...</li> <li class="body" id="hot_q"> 上一篇:<a href="/pdf/4704827.html" title="怎样读古典小说(初中卷)" target="_blank">怎样读古典小说(初中卷)</a><br/> 下一篇:<a href="/doc/4704829.html" title="语文教研通讯(第13期)" target="_blank">语文教研通讯(第13期)</a><br/>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a href="/all-%ba%ef%d7%d3%d1%a1%b4%f3%cd%f5%d5%fb%cc%e5%bf%f2%bc%dc.html" title="猴子选大王整体框架" target="_blank">猴子选大王整体框架</a>的相关文档 </li> </ul> <ul class="box1"> <li class="header">您可能感兴趣的</li> <li class="body f14"> 猴子选大王  猴子选大王c语言代码  猴子选大王程序流程图  猴子选大王问题  猴子选大王c  猴子选大王c语言数组  猴子选大王数组方法  数据结构猴子选大王  猴子选大王流程图  猴子选大王java源代码 </li> </ul> </div> <div id="main_body_right"> <ul class="box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200X200();</script> <li class="header">大家在找</li> <li class="body" id="hot_q"> <ul><li>· <a href="/all-%d6%d8%c7%ec%cb%ab%bb%a2%c4%be%c3%c5.html" title="重庆双虎木门" target="_blank">重庆双虎木门</a></li> <li>· <a href="/all-%b6%ab%bb%aa%c0%ed%b9%a4%d0%d0%d6%aa%b7%d6%d4%ba.html" title="东华理工行知分院" target="_blank">东华理工行知分院</a></li> <li>· <a href="/all-%be%ad%bc%c3%c0%e0%bf%bc%d1%d0%d7%a8%d2%b5%c5%c5%c3%fb.html" title="经济类考研专业排名" target="_blank">经济类考研专业排名</a></li> <li>· <a href="/all-%b0%b5%d2%b9%c7%be%de%b1%f7%c8txt%cf%c2%d4%d8.html" title="暗夜蔷薇魅txt下载" target="_blank">暗夜蔷薇魅txt下载</a></li> <li>· <a href="/all-%bd%e2%b7%c5%c8%fc%c1%fa10%b0%e6%b1%a8%bc%db.html" title="解放赛龙10版报价" target="_blank">解放赛龙10版报价</a></li> <li>· <a href="/all-%b9%d8%d3%da%cb%b5%ce%c4%bd%e2%d7%d6%b5%c4%c2%db%ce%c4.html" title="关于说文解字的论文" target="_blank">关于说文解字的论文</a></li> <li>· <a href="/all-%b8%f6%b0%b8%bb%a4%c0%ed%b2%e9%b7%bf.html" title="个案护理查房" target="_blank">个案护理查房</a></li> <li>· <a href="/all-%b5%c8%c0%eb%d7%d3%c7%d0%b8%ee%bb%fa%b9%a4%d7%f7%d4%ad%c0%ed.html" title="等离子切割机工作原理" target="_blank">等离子切割机工作原理</a></li> <li>· <a href="/all-%b9%e3%b5%e7%b1%e0%bc%ad%bc%c7%d5%df%d6%a4%bf%bc%ca%d4.html" title="广电编辑记者证考试" target="_blank">广电编辑记者证考试</a></li> <li>· <a href="/all-%bf%cd%b7%bf%cf%fb%b6%be%b3%cc%d0%f2.html" title="客房消毒程序" target="_blank">客房消毒程序</a></li> <li>· <a href="/all-%b3%c2%b0%b2%d6%ae2011%d1%dd%bd%b2mp3.html" title="陈安之2011演讲mp3" target="_blank">陈安之2011演讲mp3</a></li> <li>· <a href="/all-%c9%e7%bb%e1%d1%a7%be%cd%d2%b5%c7%b0%be%b0.html" title="社会学就业前景" target="_blank">社会学就业前景</a></li> <li>· <a href="/all-ppt%d1%dd%ca%be%d6%ae%b5%c0.html" title="ppt演示之道" target="_blank">ppt演示之道</a></li> <li>· <a href="/all-%c4%c4%c0%ef%d0%e8%d2%aa50%b9%ab%bd%ef%cb%dc%c1%cf%cd%b0.html" title="哪里需要50公斤塑料桶" target="_blank">哪里需要50公斤塑料桶</a></li> <li>· <a href="/all-a67%b5%e7%d3%b0%cf%c2%d4%d8.html" title="a67电影下载" target="_blank">a67电影下载</a></li> <li>· <a href="/all-%b3%c9%b1%be%bb%e1%bc%c6%ba%cb%cb%e3%ca%b5%ce%f1.html" title="成本会计核算实务" target="_blank">成本会计核算实务</a></li> <li>· <a href="/all-%ce%ac%ce%e1%b6%fb%d7%e5%ce%e8%b5%b8%ca%d3%c6%b5.html" title="维吾尔族舞蹈视频" target="_blank">维吾尔族舞蹈视频</a></li> <li>· <a href="/all-2011%c4%ea%b3%c9%bf%bc%bf%bc%b8%d9.html" title="2011年成考考纲" target="_blank">2011年成考考纲</a></li> <li>· <a href="/all-%bb%b6%d3%ad%bd%f8%c8%eb%cd%ea%c3%c0%ca%c0%bd%e7%bf%ce%bc%fe.html" title="欢迎进入完美世界课件" target="_blank">欢迎进入完美世界课件</a></li> <li>· <a href="/all-kof97rom%cf%c2%d4%d8.html" title="kof97rom下载" target="_blank">kof97rom下载</a></li> <li>· <a href="/all-%b5%d8%c5%cc%cd%f8%ce%d4%c1%fa.html" title="地盘网卧龙" target="_blank">地盘网卧龙</a></li> <li>· <a href="/all-%d0%c2%bf%ce%b3%cc%d3%a2%d3%ef%bd%cc%d3%fd%cd%f8.html" title="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target="_blank">新课程英语教育网</a></li> <li>· <a href="/all-%b1%b1%be%a9%c5%ae%c8%cb%d2%bb%cc%f5%b7%ec.html" title="北京女人一条缝" target="_blank">北京女人一条缝</a></li> <li>· <a href="/all-%b8%df%d2%bb%ca%fd%d1%a7%bc%af%ba%cf%cf%b0%cc%e2%b4%f0%b0%b8.html" title="高一数学集合习题答案" target="_blank">高一数学集合习题答案</a></li> <li>· <a href="/all-tsc%b9%d9%cd%f8.html" title="tsc官网" target="_blank">tsc官网</a></li> <li>· <a href="/all-%c7%f3%b9%ba%b3%b5%d4%d8%ca%bd%c9%fd%bd%b5%c6%bd%cc%a8.html" title="求购车载式升降平台" target="_blank">求购车载式升降平台</a></li> <li>· <a href="/all-dsp%d3%ebfpga%cd%a8%d0%c5.html" title="dsp与fpga通信" target="_blank">dsp与fpga通信</a></li> <li>· <a href="/all-matlab6.5plp.html" title="matlab6.5plp" target="_blank">matlab6.5plp</a></li> <li>· <a href="/all-%ce%ab%b7%bb%d2%bb%d6%d0%c1%f5%c0%f6%be%ea.html" title="潍坊一中刘丽娟" target="_blank">潍坊一中刘丽娟</a></li> <li>· <a href="/all-%cc%ec%c0%c7%d0%c7%b5%a5%c6%ac%bb%faarm.html" title="天狼星单片机arm" target="_blank">天狼星单片机arm</a></li> </ul> <ul class="box1"> <li class="header">赞助商链接</li> <li class="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xldetailright();</script> </li> </ul> </div> <div class="sep10"></div>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xuanfu();</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leftright();</script> <input type="hidden" id="id" value="4704828"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ddLoadEvent(getDocs);</script> <div id="copyright"> <div style="border:1px solid #E1E2DB"> ©2010 <a href="http://www.guandang.org/">馆档网</a> (guandang.org) tousu#guandang.net <div class="hide"><script src="https://s13.cnzz.com/stat.php?id=1902318&web_id=1902318&show=pic"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90dfa2194cb714da7e3331eba766296'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script></div> </div>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slide&img=0&uid=107940"></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s://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oot();</script> </body> </html>